還有一個節目是摘桔子。有人將一個桔子用繩子綁起來,懸掛在半空中,讓姑姑去摘。姑姑伸起胳膊,也達不到桔子的高度。不準搭梯子,不準墊椅子,怎麼辦?人們讓姑父抱起她去摘,但在大庭廣眾之中,姑姑怎好讓姑父抱起她來呢?她往起跳了跳,還是摘不著。不做吧,人們不罷休。最後,她隻好紅著臉;讓姑父抱起她,在人們的哄笑聲中,摘下了那個桔子。
人們見姑姑老老實實做了節目,時間也晚了,就決定結束鬧房。姑姑從箱子裏取出提前準備好的核桃、板栗、花生、瓜子和各種點心,分給大家吃了。最後,人們都走了出來,一個老婆婆出姑姑和姑父,領著他倆往新房裏走,嘴裏還一邊念叨著:
"送房送房,兒孫滿堂。先生貴子,後生姑娘。"
聽說這個儀式叫"送房"。現在不是計劃生育,隻準生一個娃馮,可譬婆婆叫針麼兒孫滿堂,貴子姑娘的?看來,她的腦子裏裝的還是老一套舊東西。是啊,古人留傳下來的,並不都是好的,也有應該取消的東西呀。
到住處,媽媽問我到哪裏去了?我說去姑姑處看鬧房,媽媽狠狠地罵道:"死丫頭,娘家人不能看鬧房,這是規矩!你這麼大了還不懂事兒,睡覺去。"
躺在床上,我心想::怎麼這麼多的規矩嚶?人的行動全讓這些規矩給限製死了,有啥意思呢?我覺得這種規矩中有好的東西,也有壞的東西。究竟哪些好,哪些壞,沒等我想明白,就迷裏迷糊睡去了。
三、回門
第四天,姑姑和姑父帶著許多東西到我們家來了。聽媽媽講,這叫做回門認親。
因為來了貴客,我們家就請隔壁大娘來幫助做飯。大娘是個活潑潑辣曬愛開玩笑的人,她走到哪幾,就熱熱鬧鬧,笑聲不斷。今天的主食是包餃子,在廚房裏。我看見大娘和媽媽在擠眉弄眼悄聲說話,心想她們一定在搞什麼好玩兒的陰謀,就注意地觀察她們。後來,我發現大娘給幾個使有記號的餃子裏沒包肉餡子,全包的是辣麵子或食鹽麵末兒。哎呀,這吃在嘴裏多辣多鹹呀?我"吃吃"笑出聲淶,大娘走過來扯住我的耳朵,叮嚀說:"死丫頭,不準告訴誰。對姑姑和姑父堅決不能說,對爺爺也不能透露。聽見嗎?做到了,我給你幾個花炮玩。"大娘家是鞭炮專業戶,什麼"雲中撒豆"天女散花",名目繁多,好玩兒極了。我點點頭,被她收買了。
吃飯的時候,我睜著眼睛觀察,看誰落入圈套兒。隻見喝罷了灑,大娘端上了餃子,她先給姑父擱上一碗,啊,裏邊就有使記號的餃子,原來這是那個回門時收拾姑爺的風俗。好,我就等著看姑父出洋相兒吧。誰知姑父站起來把端給他的那一碗又敬給了爺爺,自日另拿了一碗。我心裏暗叫糟糕,太娘圓廚房去了,沒看見情況的變化,我又不敢喊,隻好由事態發展。
大家都端起飯碗吃起來,我心裏卻象裝著個小兔兒,蹦蹦跳著不安寧。爺爺夾起一個餃子咬開了,是肉餡子,他連稱真香,誇大娘的手藝好。可第二個餃子他剛咬一口,就嗆得咳嗽起來,直叫:真辣,真辣!"嘴裏吸個不停,眼淚水也流了出來。我實在憋不住,"哈哈哈"笑得肚子疼,其他人莫名其妙,大娘卻驚得張口結舌。爺爺也覺得不對頭,把那個餃子夾在眼下仔細一看,大聲罵起來:。混帳,誰包的辣餃子來收拾老爺子?你們身上的皮兒癢啦。"筷子往桌上一摔,板起臉來,嚇得人打顫兒。
爸爸趕忙跑到廚房去端來一碗涼水,遞給爺爺說:"爹,這可能是有人故意收拾妹夫的,結果讓你碰上了,你用涼水漱漱嘴就不辣了。"
爺爺喝了一口涼水,咕咚幾下吐出來,說:"收拾姑爺也不能這樣嘛,太過分了。"
大娘卻在一旁裝不知,說道:你們家的辣子真辣呀,好調料。我說收拾姑爺也是古往今來就有的正常事嘛,你老人家少管下一輩子人的事兒啦。"爺爺白了她一眼,不說話了。
姑父給爺爺另換了一碗餃子,勸他說:爹,乘熱吃吧。我說開開玩笑,熱鬧熱鬧,怪有意思的。前些年缺吃少穿,人人愁眉苦臉,笑都笑不起來。現在家裏富了,日子寬暢,生活快樂,心裏高興,開開玩笑是好事。"
姑父的一番話,說得爺爺眉開眼笑,他端起飯碗,:。好,不說了。來,大家吃吧,都盡飽屹呀。"
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個個吃得肚兒圓,直到再也裝不下了才擱碗。
由於我嚴格地保守了秘密,大娘沒有失言,果真獎給了我幾杆花炮。晚上,在院壩裏,我點燃了它們,隻聽。砰"地一聲響,一道火光衝上了天穹,接著在天空中爆炸開來,濺出了一點點璀璨奪目的星花兒,照亮了一大片夜空,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