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並未認真看法訣,而是在沉思著,很快老者又呢喃道:“這臭小子如按此破法訣修行,肯定會誤入歧途,根基不牢,修為也是寸步難行。原本可憐得無依無靠的他,如再在遭遇這種不幸,簡直是天理難容。不能看著不幸繼續在他身上發生,對我還如此孝順,又經常買酒給我喝。。。”
老者將在《煉體法訣》放回桌子上,然後閉上眼睛,雙手抱於丹田之處,十幾息後睜開雙眼。此刻老者雙眼已出現變化,變成金色,很快雙手逸出很多金色符文。老者專心致誌地將逸出的金色符文融入殘缺的法訣中。
一刻鍾後,逸出的金色符文全部融入在法訣中,而此刻的老者早已臉色蒼白,滿頭大汗,有些搖搖欲墜之姿。這是施展功法消耗太多靈力所致,甚至是消耗自身部分生命本源才將自己腦中的信息轉化成金色符文拓印到靈決中。
書還是原來的書,但是書中之字則是完全不一樣,可以說經過老者改變的靈決絕對是一本頂級《感靈法訣》,比諸泰花一萬兩買回的那本珍貴不知道多少倍。
非要形容這二者差距的話,可以用絕世美玉與唾手可得的頑石之間的差距來形容。
蒼白的臉露出笑容,然後呢喃道:“老夫所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頂級靈決都給你了,就看你自己了。。。”
第二天天未亮,公雞一鳴,諸泰就起床,然後洗漱完畢,就興高采烈地拿著靈決開始參悟其中奧秘,踏入感靈境修煉之路。
他的聞雞起舞也驚醒在睡夢中的老者,被吵醒的老者雙眼迷迷糊糊地睜開,然後透過房間紙糊的破爛窗紙看到他在客廳裏挑燈夜讀,心裏暗罵‘他太不給意思了,天未亮就起床,攪擾他的美夢,昨晚辛辛苦苦幫他修改法訣而讓自己神形俱疲,這下倒好了。’
他打開法訣,很快就沉浸於其中而無法自拔。隨著深入研究法訣,才知道感靈境的修煉本質就是怎麼將身外的靈氣吸收,然後轉化為自身能量,這就靈氣轉化率的問題。
天賦資質強的人天生就是有極高的靈氣轉化率,所以修煉起來不僅僅消耗靈氣少,而且進步速度快,這就是天賦資質差距對修真速度上影響的本質。
經過幾天研究靈決,他才知道要提高修煉速度就必須用到靈晶。時不我待,這天一大早,他飛奔至天機閣將身上的銀子換成靈晶,有了靈晶的他立刻按照法訣中的方法緩慢地將靈晶中的靈氣吸收並轉化成自身力量。
這次修行足足花去兩個月時間,消耗四十五顆靈晶才突破感靈一重境的桎梏,晉級之感靈二重境。
進入感靈二重境的他,高興的同時,心中有些憋屈。這一次修行幾乎將所有積蓄消耗殆盡,這可是要在森林裏狩獵一個多月才能收獲銀子啊!
他深刻體會什麼隻有大勢力才能以最快速度將本門弟子境界修為提升,那是因為大勢力的底蘊深厚,有這財力供本門弟子消耗。而那些二流勢力,收入麾下的門徒原本天賦資質差一點,又在資源比不上,弟子又怎麼能在修煉速度上與大勢力相比呢?可謂是一步差則步步差!
他都不敢想下去,隨著境界提升,所需要靈晶數目就越大,此刻幾乎身無分文的他有什麼心情去慶祝境界小層次的提升呢?
煩惱如影隨形,舊的煩惱煙消雲散,新的煩惱而是已成氣候。想多了前路多艱會讓人產生失望,為此他也沒必要糾結於此,獸澤魔林中有數不盡的資源,隻是需要自己親力親為而已。
突然間他腦海中想起老和尚臨行前送與他的那塊玉佩,並告訴他需在感靈境之時方可窺探玉佩中的玄機,還告訴他玉佩中有改變天賦資質的法竅,可謂是逆天改命。
在悲傷荊南城之時,他也研究過玉佩,隻是都一無所獲,為此才將玉佩當成配飾掛於自己脖子上而已。
他立刻將玉佩取下研究許久都看不出看似普普通通玉佩到底有什麼玄機,絞盡腦汁的他隻能失望而歸。
他又在腦海中不斷想起於老和尚將玉佩交給他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