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於大帳之內的人都是武將,要他們衝鋒陷陣還行,去跟人談判就實在是差遠了。
公孫烈眉頭緊皺,他也為這事發愁,要是現在派人回去找這樣的人來的話,一來一回耽誤功夫不說,可它遠水解不了近渴。
“主公,我麾下有一文書,或許可擔此重任,他能說會道,必然能夠說服李智。”閆剛這時站了出來,向公孫烈推舉他的人。
“好,就讓你的人去進行和談,要是成功,我定有厚賞,你的文書姓甚名誰?”
公孫烈也沒有多想便答應了,現在也沒有閑功夫考驗一番,就當是死馬當活馬醫,能不能成試過再說。
“孫福!主公,要不要讓他過來,讓主公見見。”閆剛問道。
公孫烈說道:“不必了,讓他直接去李智那邊和談,記住,即便是和談也不能辱沒了我公孫家的威名。”
“諾!”閆剛應道。
同時,公孫烈定下了這次和談能夠最大給出的籌碼。
這時,一人站了出來說道:“主公,我們可以先讓部隊分批返回北方,這樣一來,即可解決北方的困境,又可以防止突然撤退帶來的影響。”
“還可以讓對方相信我們和談的誠意。”
北方岌岌可危,他們不可能等到和談成功才撤回北方,畢竟,誰也不知道和談需要多長時間。
所以,穩妥起見,先撤回一兩萬大軍,緩一緩北方的局勢,同時還不用擔心李家軍的反撲。
“好就這麼辦!”公孫烈讚同這個觀點,同時對大家道:“大家都回去準備,隨時拔營回北方。”
“諾!”眾人起身應道,退出大帳。
閆剛一回到自己軍營,立刻將文書孫福叫來。
“孫福見過將軍!”一身儒士大半的青年,出現在閆剛的軍帳之中。
“孫福,我剛剛從主公那邊回來,主公打算讓你去和李智和談。”閆剛道。
“和談?不知因為什麼要和談?”孫福問道。
他必須清楚為了什麼去和談,他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方向,否則連為什麼和談都不知道的話,讓他怎麼去跟別人談判。
“這事關北方的問題……”閆剛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的告訴孫福。
“將軍放心!卑職知道怎麼做!”孫福心裏已經明白應該怎麼把握和談的方向。
“你有幾成把握?”閆剛問道。
“這個……”孫福猶豫了一下道:“這個不太好說,還需要看對方的態度如何,以及主上的底線在哪,現在我還無法給將軍準信,我隻能說盡力而為。”
“那好,你即可動身去和談。”閆剛點了點頭,這方麵他不動,也隻好讓孫福自己去發揮,閆剛將公孫烈談判的標準告訴孫福,讓他自己看著辦。
“卑職告退!”孫福躬身一禮道。
“我派人送你去李智那邊,以免出現意外。”閆剛說道。
“多謝將軍!”孫福再向閆剛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