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便是他李智了,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校尉。
在這些將軍來說,李智這個校尉,根本不算什麼。
就連曹老板這樣的人,都比他李智混的好,雖然職位不高,卻也撈到了奮武將軍的職位。
李智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依舊還是有地域歧視的存在,在這些北方人看來,李智是從南方蠻荒之地來的南蠻子。
跟他們不是一路人,誰讓現在的南方大多地方還是一片荒蕪,到處野獸橫行。
在這樣的地方,根本很難施行教化,甚至在深山老林之中,還有人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
畢竟,南方這片地方,被帝國征服不過才一百幾十年。
南方人在他們心裏,依舊還是野蠻人,怎麼能夠跟他們這些中原大地的禮儀之邦相提並論。
所以,給個校尉,算是看的起李智了,從某種意義來說,校尉和太守一個等級,都是秩二千石,算是給李智升了官。
當然,校尉也有職權大小和控製範圍的區分,不可同日而語。
點完將之後,便是劃分各自的防區,和進攻方向,以及所分配的任務。
“這次發兵討伐董賊,尚缺一名先鋒官,不知誰願擔此重任?”袁本初道,目光卻一直停留在李智的身上。
其意不言而喻!
就是要李智來做這個先鋒官,不然憑什麼升他官。
做先鋒官的好處不少,容易立軍功,而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兵力消耗太大不說,一旦有人別有用心,怕是要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了。
這還是輕的,一旦被人別有用心的一番操作之後,給你戴上一頂叛徒的帽子,那可就真的死的冤枉了。
李智自然不會傻到自己站出來,他敢保證,一旦自己的三千親衛軍消耗殆盡,袁本初一定不會給他補充兵源。
甚至有可能還會在半路使絆子,給他好看,運氣好的,還能落個戰死沙場的美名。
可這又有什麼用,李智又不是貪圖名聲的人。
李智依舊如同雕像般,靜靜的聳立在自己位置上。心裏卻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實在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裏得罪他袁本初了,非要他去打頭陣,比他更適合的人不是沒有,為什麼偏偏選擇他。
袁本初見李智沒有絲毫動靜,眉頭一皺,心中暗自惱怒!這個南蠻子好不曉事理,居然敢不站出來請纓,難道我就奈你不何了不成。
正當袁本初要開口點李智名的時候,蕩寇將軍長沙郡太守孫文太,出班行禮道:“盟主!我願為先鋒!替盟主拿下汜水關。”
見有人站了出來,本來想要讓李智為先鋒的袁本初隻好作罷!
畢竟他還是要臉的人,實在做不到在這麼多人麵前,拒絕孫文太,直接點名李智。
“孫將軍勇烈,堪當此任!”袁本初推笑道。
“請盟主和諸公放心!我定拿下汜水關,待我拿下汜水關,再與諸公於汜水關上暢飲,告辭!”孫文太抱拳一禮,率本部兵馬殺向汜水關。
李智見此,不由得鬆了一口氣,當真是好險,要不是孫文太主動站了出來,還不知道袁本初會搞出什麼幺兒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