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章節後麵都有思考題,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題目來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看一看有多少問題自己能夠解答。如果遇到難題,也不必花太多時間鑽牛角尖,留一些問題到課堂上解決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而擠占了其他學科的時間。例如,學數學,離不開解題。要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除了邊看邊想外,還需要動手算一算,這樣,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有的同學認為提前做思考題是不是太費時間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這樣做的好處。
“現在許多學生預習時,隻是隨便翻翻,根本不知道動手去做做題。從形式上看,他們太舒服了,一切預習事項都由老師代勞;但是從實際上說,他們太吃虧了,幾種有價值的心理過程都沒有經曆到。”這是老師對不習慣動手做預習題目的學生的評價。
我們在預習中注意學會利用工具書和圖書資料主動解決預習中的問題,把預習所得和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要對孩子的預習提出方法、要求
幫助孩子立出預習的提綱,這樣便於孩子圍繞課文的重點進行預習。要了解孩子完成預習提綱的情況,如孩子對課文理解領會如何,還有哪些問題弄不懂等等。對孩子預習的馬虎粗疏之處,應要求再做認真預習,實在不懂的,要教他做上符號,待上課時重點學習理解。
2.應逐漸培養孩子寫自學筆記的習慣和能力
自學筆記包括教材的摘抄、所查閱的資料、工具書的摘抄、所做的練習、提出的疑難問題、學習中的點滴心得體會等內容。
3.幫助孩子解決疑難問題
孩子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如有可能的話,家長或教師應積極同孩子進行討論,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4.教孩子拓寬預習麵
如聯係已學過的知識,也可聯係課外讀物,從中獲取某些知識。在思考問題時,應多提些為什麼,並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習慣72.糾正孩子預習時不擴展的壞習慣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預習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是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指導預習,都是為課堂教學作準備,其目的是逐漸培養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曆練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如果隻局限於課本的那點知識,不去深入學習和研究,就不能達到真正鍛煉自己的目的。
有些同學認為自己的接受能力稍微差一點,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所以他們就采取了“笨鳥先飛”的方法。比別人先動手,在課前對老師所要講授的新知識進行自習,並做到初步理解新課內容。他們的預習安排可謂是十分精細的。有學期預習、周預習、日預習。學期預習,是在發下新書後,針對課本目錄做一個大體的瀏覽。周預習,則特別細致,認真地看書,哪些地方看不懂,還用彩筆特別標記出來。然後是日預習,一般20分鍾左右。你看,他們為了預習好功課,確實是花了很大的工夫。但是,他們的成績還是提高不快,老是保持一種不高不低的狀態,這真是叫人苦惱的一件事。
你知道他們還缺了什麼工作沒做嗎?讓我來告訴你吧,他們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預習是要注意擴展自己的知識麵,不能把眼光僅僅局限於課本的有限的知識點上。如果他們能把這個習慣改正過來,我相信他們的成績會有很大的進步的。
在時間、精力等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針對自己擅長而又有興趣的學科,以課本為基礎,以某種課外參考資料為輔助,對課本知識的內容和要求適當作一些拓寬,多看一些課外書是一件好事情,它能夠幫我們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
拿學習語文而言,有許多孩子,我們見他在課堂上也是不怎麼努力的,可是一考試,他們的成績總能排在前幾名,這讓許多同學感到很是納悶。他們成功的秘訣在哪裏呢?就在於他們比一般人多讀了很多課外書,就是這些不被家長和老師歡迎的課外書成就了他們的文學素養。預習時遇到相關問題弄不明白,例如,不知道《紅樓夢》的林黛玉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愁善感的心靈,不知道《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什麼那麼小度量,等等。這時候,拿出原著來讀讀,把人物的來龍去脈搞清楚,這些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