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讀得少些,但要好些
書海浩瀚無邊,如何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有益於身心成長的書非常重要。
2.讀必讀之書,即使沒有興趣的也要讀
對於那些必讀的好書,即使孩子暫時沒有興趣,也應當鼓勵孩子讀下去,也許一段時間之後,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3.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書
相對於孩子的鑒別力,家長顯然要強很多,盡可能地找那些最好的東西給孩子。
4.按照一定的閱讀計劃讀
作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讀書也是一樣。隻有計劃周全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習慣60.糾正孩子不善於積累的壞習慣
高爾基說,要使理想的宮殿變為現實的宮殿,必須通過埋頭苦幹、不聲不響的勞動,一磚一瓦地去建造。
這是烏龜和兔子的另一場比賽。兩人都決定要經商,並且都選擇了釀酒業,看誰釀的酒好,誰賣的錢多。
兔子的動作非常快,一天過去後,它已經開始喝自己釀出來的酒了。看到烏龜還在慢騰騰地釀酒,兔子一邊嘲笑烏龜,一邊將自己釀出來的酒拿到集市上去賣。
但是,它的酒味道又酸又澀,一壇也賣不出去,沮喪到極點的兔子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而此時,烏龜的酒剛剛釀好,酒香撲鼻,還沒有等到烏龜把自己的酒拿到集市上,就已經被那些聞香而至的客人買得一幹二淨了。
這個小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釀酒不等於跑步,要的是贏利,而不是快速。其實學習也是一樣,要的是平時一點一滴紮紮實實地努力,踏踏實實地積累,而不是浮浮躁躁、一蹴而就,不是臨時才將佛腳抱。
如今見許多學生寫作文時都喜歡引用一些經典的詩詞或者是名人名言,以增加自己文章的說服力和生動性。但是一些學生在引用時,往往會添字漏字,甚至會張冠李戴,鬧出很多笑話。中國古典詩詞和名人名言,作為經典用語是不容隨便篡改的,特別是中國古典詩詞,充分體現著我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其一字一句一韻都是不容胡來的。學生們應該帶著誠摯的心去撿拾一顆顆珍珠,注意把功夫用到平時,一點一點地慢慢積累,到真正運用起來的時候才能夠得心應手,做到“厚積薄發”。
我們提倡腳踏實地的學風。要記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小流”與“江海”,“跬步”與“千裏”的關係,是量與質的關係。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隻想飛躍而不講積累,是無論如何也“飛躍”不起來的。
厚積才能薄發,厚積才能創新。江澤民總書記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大多情況下,創新意識是一種隱性的東西。當隱性的東西積累到一定量時,將會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事情要追溯到1999年9月6日,那天,北京奧申委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會徽設計。決定發布以後,全國人民、海外同胞和國際友人表現出了極大的參與熱情。
奧申委的要求十分苛刻:規定設計時間為兩周,設計師們必須自費帶作品親自來北京;不發稿酬;包括路費自己解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一位名字叫陳紹華的美術愛好者決定另辟蹊徑,他從一幅五星聯結五環的草圖中找到了感覺,用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結”象形,相互環扣象征著吉祥如意。並且圖案尤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它表現了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精髓。後來他從眾多參賽者當中脫穎而出,榮登“國手”寶座,一舉中標,成為世界矚目的一顆明星。
陳紹華成了人們眼中的幸運兒,但是有誰知道,他的成功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是一個特別留意身邊小事的人,每一次靈感閃現,他都會記在一個小本子上,無論當時有沒有用,同時,他在平時也練就了相當深厚的美術功底。後來,他在第六屆全國美展大賽、全國第二屆廣告展平麵創意大獎賽、1992年“平麵設計在中國”海報征集比賽中都獲得了獎項。由此看來,陳紹華功夫在平時,到了重要關頭便能厚積薄發,他所設計的奧運會會徽的勝出正是“上帝”對他的獎賞。
因此,創新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平時一點一滴踏踏實實的努力。
1.狠抓記憶黃金時期
童年時代是記憶的高峰階段,可以利用這一黃金時期背誦一些美文佳作、名言警句,讓語言文字在心底多一些積澱、多一些感悟。隻有浩瀚的大海才能卷起萬千巨浪,形成各具特色的浪花,而幹涸的窪地隻能是望洋興歎。
2.由外而內,從追到求
思路與方法的培養,最終達到認知結構和情感態度的變化,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孩子也從被動學習到自我要求學習,才進入了會學的新高度。
3.樹自信,煉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