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步:伸直雙腿、腿趾上翹→放鬆。
第十六步:屈趾→放鬆;翹趾→放鬆。
休息兩分鍾,再做一遍。
如果在考場中出現緊張情緒,可微閉雙眼做三四次深呼吸,也可達到緩解緊張情緒、克服怯場的目的。
習慣55.糾正孩子不良學習衛生的壞習慣
很多父母隻知要求孩子學習,卻忽略了對他們衛生習慣的教育。其實,不講衛生習慣的學習,對孩子身體的傷害是十分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幸福。
劍波是遼陽縣某小學的三年級學生,成績不怎麼樣,眼鏡卻戴到了500度,這一切都是與他近距離看電視,暗燈下寫作業,長時間看課外書分不開的。看著孩子近視越來越厲害,媽媽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據說某學校有一個班的48名學生中,居然有40個是近視眼!超過1/3的學生近視度數在200度以上,一成學生的度數超過400度,有一人甚至已經高達700多度。
一位小學校長認為,造成現在學生大麵積近視的原因,一方麵與學生迷戀電視、電腦遊戲有關,另一方麵和他們缺乏運動也不無關係。運動量的缺乏不僅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麵下降,而且久居室內,視力功能自然會隨之衰退。校長同時對傳統的眼保健操在今天是否仍能起到足夠的預防、保護作用,也提出了質疑。
也有老師認為,父母對於孩子的視力問題也缺乏應有的重視。現在許多父母拿到學生的成績報告單,隻知道看第一頁的主課成績,而根本不關心後麵的體育成績和健康狀況。更加令人心憂的是,近兩年來,近視的初發年齡越來越小。某校一年級的某班中,已有近半的學生存在近視的症狀,而往年隻有在四五年級的學生中才會發現近視。
一位在區教育局從事衛生工作的老師說,現在近視眼已和砂眼、貧血、蛔蟲、牙病、肥胖(或營養不良)一起,成為中小學“六病防治”之一。老師們認為,患上近視的主要原因仍是電視、電腦和遊戲機,因為每當暑假過後查視力,學生視力下降總是非常厲害。
父母指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衛生的習慣,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不要長時間地連續看書
看書是非常用眼用腦的,孩子神經係統發育不成熟,不能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每次閱讀以30分鍾為宜,最多不要超過1節課40分鍾的時間。看一段時間後應起立活動一會兒,或向遠方眺望,使緊張的眼球和大腦得到放鬆。
2.書本與眼睛的距離要適當
眼睛離物體越近,要求睫狀肌調節晶狀體的度數越大,當物體與眼球之間的距離小於25厘米時,晶狀體的調節度急劇上升,會使眼睛的屈光狀態向近視方向發展。所以,孩子讀書時應與書本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離。
3.閱讀時應保持正確的坐姿
閱讀時坐姿要端正,這可使身體重心穩妥地落在坐骨和靠背的支撐點上,這樣能夠減輕維持坐姿肌肉的負擔。乘車、走路、躺臥時都不宜看書。
4.閱讀時光線和字跡要清楚
光線太暗,字跡不清,就不得不把書本拿到眼睛前麵很近的地方,這就增加了眼睛的調節負擔,造成視力過度緊張而易患近視症。在太陽光直射下看書,光線太強,使人感到刺眼眩目、頭昏腦脹。最好是光線從左上方射來,這樣寫字時手不會遮光。
5.閱讀時保持口腔衛生
不要用手沾唾沫翻書,以免手沾上書中細菌傳入口中。不要在吃飯時看書學習,邊吃邊看會兩耽誤。可以在閱讀時飲用茶水,但要注意茶缸的衛生。
習慣56.糾正孩子課前準備不充分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