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泉沒有提出保駕護航、用物資和勞動換取保護升級的提議之前,棚子裏麵沉默的多數人大部分是畏懼戰鬥兼有手足無措。
也有那麼幾個人,和劉煥的心思差不多,都想著隨後就溜之大吉。
不過,當張泉說完之後,他們就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大多數也就沒有了這樣的心思。
“這個辦法好!好極了!”
錢柏山拍著手說道:“我們既不能讓張泉一個人為我們無償付出,又不可能在其他方麵幫得上他,也就隻能力所能及地在我們的物資或者勞動力方麵補償一下。”
說到這裏,他看向張泉:“你有什麼特別需要的嗎?”
“目前倒是沒有特別需要的,就是食物充足供應,建造兩棟小木屋就好。接受你們欠賬,我想你們不會賴賬不還的,對不對?”張泉微笑著看著眾人,開口說道。
錢柏山點頭:“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棚子內的其他人也都忙不迭地連連點頭,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沒有欠賬不還的打算。
如果張泉隻要他們給物資,他們或許會感覺困難,但是還可以接受勞動的話,誰沒有幹活的力氣?張泉帶領他們升級,就這一條,憑著良心也不會欠賬不還。
張泉便點點頭,開口說道:“好,既然這樣,那就沒什麼問題了,大概上的方略我是感覺沒什麼問題,我們具體商談一下應該如何實施吧。”
眾人便都積極熱情主動地商議起來,現在對於他們來說,這個計劃已經十分可行,他們也都大多同意,跟剛才的情況自然是大有不同。
“兩個星期不外出一次,就要開始斷絕糧食供應,這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把整個營地所有人都給統計一遍。”有人對錢柏山和張泉提議道。
錢柏山點頭讚同:“這是具體實施的時候需要的措施,不把人統計一邊,那就不可能掌控糧食供應。”
又有人詢問道:“等到所有人都統計一遍之後,身體殘疾實在不能夠參加戰鬥的人、懷孕的婦女、十五歲以下的兒童、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是不是應該例外?這個基本的照顧老弱病殘的道義我們還是要有吧?”
錢柏山點頭:“這個的確還是要有的……”
說到這裏,張泉忽然插話說道:“考慮到整個營地沿襲原來海河市政府營地的作風,都不太習慣戰鬥,我認為這個方麵應該具體情況再做具體分析。”
“你請說。”
錢柏山在一旁說道,他對於這個計劃現在是越來越讚成,一方麵是從剛才張泉的戰鬥中感受到了職業者的厲害,感覺到營地的確是不改變一下不行,另一方麵則是對於重返青春的盼望。
棚子內的眾人也都看向張泉,這個計劃本來就是張泉提出來的,現在張泉想要補充一下具體的細節,自然顯得比眾人更有話語權。
“身有殘疾的人和孕婦,這兩種人核實之後,的確應該不參與冒險和戰鬥。身有殘疾的人也被養活,代表著我們某些人的後路無憂,孕婦被養活,說明我們這些人好歹還會培養下一代,還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