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缺點可以變為成功的要件(1)(2 / 3)

擁有機遇的條件

機遇對成功是至關重要的,當你目睹別人成功時,心中不禁呼喊:機遇啊,我願是你的寵兒。

有那麼一天,機遇終於光顧你了,你拿什麼去迎接機遇呢?你準備好了沒有?

《 紅樓夢 》裏的香菱向林黛玉請教如何作詩,黛玉說:“我這裏有《 王摩詰(王維)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100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120首老杜(杜甫)的七言律詩,次之再讀李青蓮(李白)的七言絕句200首。肚子裏先有了這3個人的詩做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劉(劉楨)、謝(謝靈運)、阮(阮籍)、庾(庾信)、鮑(鮑照)等人的一看。你又是這樣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能按黛玉的主意切切實實地做了,再有賽詩會一類的活動,有給香菱表現詩才的機會,她能不一鳴驚人嗎?如果沒有詩才,有再好的機會也是枉然。你不知道機遇何時能降臨到你的身上,機遇不可預知,難以琢磨,但你必須做好準備。當機遇來了,你能夠拿出足夠的東西,讓自己有足夠好的表現。否則隻能辜負機遇,機遇也無法把你托舉到成功。

生命感悟:美國哈佛大學有句校訓:“當機會來到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現在拿這句話問你:機遇來臨時,你準備好了嗎?

細節,您注意了嗎?

宋代的米芾酷愛古畫,他隻要發現有人賣畫,總會立即上前細細觀賞,並要求賣畫者把畫讓他帶回去看看,賣畫者認得他是當朝名臣,就放心地把畫交給他,而他也就連夜複製,第二天再將複製的假畫還去——他極善臨摹,那假畫又的確足以亂真,故此得到不少名人真跡。一日,當他故技重施將自己臨摹的假畫還去時,畫的主人卻說了一句:“大人且莫玩笑,請將真畫還我。”米芾大驚,問道:“此言何意?”那人回答:“小人的畫上有個小牧童,那小牧童的眼裏有個牛影子,您的畫上沒有。”米芾聽罷,這才叫苦不迭,“老老實實”地把真畫送了回來。

請注意,這個極易被人忽略的小牧童的影子,就是細節,而一向“穩操勝券”的米芾,也正是“栽”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上!

生命感悟:這就是重視細節的威力!既然如此,在交際場合,尤其是事關重大的交際場合,請千萬千萬注意細節!千萬千萬做到“滴水不漏”、“一絲不苟”!

貴恒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恒人;天下無易事,隻怕浮躁人。魯迅先生早就說過:“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鄭板橋在自己的一首詩中道出了持之以恒畫竹的體會:“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恒心是達到勝利彼岸的最可靠的通道。

牛頓說過:“一個人沒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醫學史上曾有一種叫“606”的藥品。試驗這種藥品失敗過605次,直至第606次才獲得成功。試想,研製這種藥品的人,如果隻試驗幾次、十幾次或幾十次,甚至到605次便止步不前,豈不前功盡棄。

美國生物學家吉耶曼和沙得等人,克服了重重困難,頑強地進行下丘腦激素的研究工作。他們在實驗中一個接一個地處理過27萬隻羊腦之後,才獲得1毫克“促甲狀腺釋放因子”的樣品。他們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終於成功地發現了腦激素,並因此共同榮獲了1997年諾貝爾獎。後來有人問吉耶曼和沙得:“什麼叫堅忍不拔?什麼叫持之以恒?”他們回答說:“那就是逐個地分析100萬隻羊腦。”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很推崇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是勞動而有恒心。”

他還經常給學生形象地解釋:“人才的‘人’字上加一橫,便成為‘大才’,這一橫意味著勞力加勞心的主觀勤奮精神。如果‘大’字上再加一橫,就成為出類拔萃的‘天才’,這是人雙倍努力的結果。”

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祖先創造“人”字的時候,就希望後人能像“人”一樣,挺拔向上,而人挺拔向上的可貴之處正是有恒。

生命感悟: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隻要有恒心,成功遲早會來臨。成在恒,貴在恒,難也在恒。行事貴有恒,久久自芬芳。

多看幾眼

多年來,如何在實驗中“捕捉”到原子尺度的電中性物體,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科研難題。1985年,朱棣文卻一舉攻克了這個難題,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怎樣取得突破的呢?誰都不會想到,他的靈感竟來自觀察醉酒人的蹣跚行走。原來,有一天朱棣文看到一個喝醉酒的人蹣跚地走在大街上,他多看了幾眼,發現醉酒的人走路左搖右晃時,往往愈走愈往低處走,這是一種慣性使然。那麼在不同激光束作用下的原子,依照慣性,應該也會是往能階低的地方走,所以問題關鍵就是如何利用激光束的作用,設計出一個接近絕對零度的陷阱,來降低經過此陷阱原子的能階,進而達到捕捉原子的作用。經過多次實驗,朱棣文終於成功地達到理想的實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