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穿越之前,混亂大陸的格局雖然看似很複雜、很混亂,但其實很簡單。
西方諸小國林立,但卻因為西方土地貧瘠、資源不足,所以物產豐饒的齊、楚二國看不上眼,任由他們打生打死,根本不去理會。
於是,這就給了嬴政崛起的契機,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諸國,將西方一統,造成如今混亂大陸隻剩下八個國家的局麵。
拋開秦國不談,齊、楚、周、魏、晉、安、趙,這七雄大國之間的局勢也非常的微妙。
首先是齊楚相爭,他們本就是七雄前三的強國,而地理位置又很有趣味性,剛好處在七雄的最西邊,並且一上一下、一南一北。
而七雄之中最強的趙國,卻在七雄最東邊,與晉國和安國對峙。
如果單看七雄大國的分布位置,那就是最西邊的北麵為楚國,南麵為齊國,然後就是楚國的東邊是周國,齊國的東邊是魏國,周國的東邊又是晉國,魏國的東邊則是安國,晉國和安國的東邊才是趙國。
於是乎,最強大的趙國無法西進,因為晉國和安國雖然相對弱小,但總歸是以一敵二,並且兩國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任何一個滅了,另一個都肯定無法抵擋趙國的鋒芒,所以隻能聯手對抗,就是不讓趙國繼續壯大。
而趙國也在兩國合力壓製的情況下,為了自保,不得不強大起來,民風之彪悍、軍隊戰鬥力之強,名震混亂大陸。
趙國是七雄大國之中全國人口最多,但兵力最少的國家!
趙國擁有十三州、六十幾個郡,但全國總兵力加起來隻有五百萬!
晉國和安國的兵力相加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兩國總兵力是趙國的三倍,但卻也隻能擋住趙國鋒芒,不敢與之爭鋒,也就是說隻有自保之力。
由此可見趙國士兵戰鬥力之強!
周國盛產糧食,人口很多,並且兵力超過一千萬,是七雄之中全國兵力最多的一個國家,但是周國有些與世無爭的味道。
因為周邊的楚國、晉國和魏國都要跟他買糧食。
與之相同的是魏國,魏國盛產馬匹,安國、齊國、周國都要跟他買馬。
於是,七雄之間的局麵其實非常簡單。
齊楚相爭,周、魏與世無爭,偶爾與齊楚之間在邊境有些小摩擦,但都打不起來。
晉國和安國則是合力壓製趙國,魏國和周國也不會去打擾晉、安兩國。
七雄之間的微妙平衡由此產生!
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微妙平衡,一直沒有被打破。
這也是為什麼楚國樂意跟秦國聯盟的最關鍵因素所在!
楚國的戰略方針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聯合秦國,在秦國有了一戰之力後,聯合秦國一起對齊國用兵。
多的不用說,隻需要秦國能夠牽製齊國三百萬左右的兵力,楚國就敢舉國之兵攻打齊國,跟秦國一起把齊國給滅了。
這樣一來,混亂大陸西方就可以成為楚國稱霸的區域。
周國和魏國戰力並不強,而且隻要動作夠快,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齊國就被滅了,等他們想要出兵救援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到時候,楚國再順勢壓製秦國東進的路線,緩口氣將齊國徹底納入版圖之後,順手就能滅了秦國。
那時,楚國便可一躍從一國之地,變成三國之地,實力將會比最東邊的趙國還要強大。
再發展數十年,三國之地養兩千萬的軍隊完全不成問題,到時候周國和魏國絕對擋不住楚國刀兵,混亂大陸的局麵便可輕易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