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思想者和行動者(上)(2 / 2)

所以這看似隻是一場眾人談笑風生的討論,齊、楚二國之間的這一戰看上去跟他們關係不大。

但實際上,所有人心裏都明白,在討論的過程中,嬴政會仔細觀察眾人的反應,他們的一舉一動,嬴政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

每一次的表現,都是要打分的,最終得分高者勝出!

因此,哪怕是馬超、許褚、張遼、太史慈、甘寧這樣的武將,在麵對他們並不擅長的謀略方麵的問題時,也會偶爾提出一兩個見解,以供嬴政參考的同時,也希望能在他心中有所加分。

而現在,嬴政一句話就道明了,在這道題上,荀攸走在了眾人的前麵。

這對於憋著一股勁兒想要出頭的眾人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沒有一個是笨蛋。”嬴政看著眾人說道,“但是聰明人往往會將問題想得複雜化。”

嬴政鬆開舞媚,負手而立,淡然說道:“因為聰明人懂得多,他自然就比普通人想的要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清楚了:一個商人在買進貨物的時候,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價格無限壓低,這樣他買進之後賣出的時候,才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供貨商一開始就將價格壓到最低的程度,甚至低過了商人的心理價位時,這個商人就會在心裏犯嘀咕。”

“是個人賣東西,都會想要把自己的東西賣出更高的價格,這個人卻為什麼要將價格直接開到最低?莫不是質量有問題?或者是來路有問題?又或者是這批貨物其實並沒有什麼市場,所以對方急於出手?在這些種種的顧慮之下,買進貨物的商人就會患得患失,想不明白對方為什麼要將價格壓到最低之前,他是絕對不會買進的!”

“而這個時候,一個不如他聰明的商人也來了,看到價格這麼低,當下就直接將貨物全部買進,然後運到其他地方賺了個盆滿缽盈。”

說到這裏,嬴政笑著問道:“你們說,在這一場買賣之中,到底是那個患得患失的商人得到了更多,還是那個什麼都沒想就直接買進貨物,然後大賺了一筆的商人得到了更多呢?”

馬超道:“當然是那個買進的商人獲利更多,因為至少眼前他大賺了一筆,而之前那個商人則錯失良機。”

“不對不對!”薛采搖頭,“應該是患得患失的商人獲利更多!因為他隻是失去了一次賺錢的機會,而本質上他沒有做這一次買賣,所以從客觀利益上來說,他沒有賺的同時也並沒有虧本!但是,他卻有可能因此搞清楚對方為什麼會將價格壓低。”

“看上去,那個買進的商人好像賺了。但實際上,他隻是一次運氣好而已,如果這批貨物真的有問題,那麼最後他就會虧本。沒把事情搞清楚之前就貿然行動,這是在賭博!”

馬超反駁道:“但你並不能否認買進的商人確實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