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十六次連召!(下)(2 / 2)

僅此一點,就足夠讓嬴政花費戰功將其召喚出來。

如此,秦國的謀士就有了田豐、郭嘉、賈詡、荀攸、徐庶、陳宮六人,或許再加上蕭何、荀彧也行。將領和謀士在數量上的對比,也就不那麼大了。

然後是盧植、許劭、司馬徽、鄭玄。

盧植,是東漢末年的大儒,門下學生非常之多,公孫瓚和劉備都是他的學生。隻可惜,一個讀書人、一個當世大儒,卻被漢靈帝派去剿滅黃巾賊,還因為一個小黃門左豐而被害,實在是可悲、可歎!

許劭,一句評價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可以看得出來,就連曹操都要仰仗他將名聲傳出去,由此可見,許劭也是一個大儒級別的人物。他要是沒點本事,天下人又怎麼會認可他的評價呢?

司馬徽,別稱“水鏡先生”,在三國時代同樣戲份不多,是一個隱士。出場時都已經是個須發皆白的糟老頭子了,但卻與諸葛亮、龐統等人相視,還很熟悉,向劉備推薦了這兩個人才。

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等,也是一個大儒、大文豪級別的人物。

最後一個,就是東漢末年名聲最大的大儒之一——鄭玄!

這個人嬴政不甚了解,但卻知道他的名氣、本事,那是絲毫不下於盧植、蔡邕等人的,而且還是一位在經學一門上的大師級人物。

嬴政召喚這四個人的目的,是為了給稷下學宮添磚加瓦。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隻看軍事力量,管理日常政事的官員也是重中之重。

還是那句話,如果下麵人不給力,全都是廢物。那麼就算給嬴政一百個諸葛亮、一百個蕭何、一百個張良再加一百個荀彧,也管理不好偌大的秦國。

畢竟他們再牛逼,加起來也就四百人。現在的秦國就有四千多萬人了,四千多萬人的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讓他們四百個人去管理,累死他們也管不過來。

所以幾層官員非常重要,而有了盧植等四人,稷下學宮師資力量將會更加龐大,在嬴政規劃下的未來數十年之中,將會給秦國提供大量的人才貯備,以供使用。

這是長遠發展所必須的!

最後一個,就是童淵了。

童淵這個人,幾乎不用怎麼介紹,單憑“趙雲的師父”這五個字就足以證明一切!

還是與齊國一戰中,嬴政知道如今秦國的將領是真的不夠用。

看看人家齊國,神境強者五十二人,天境巔峰的下將軍足足一百零八人!還有天境其他修為以及地境的靈武者加起來,那怕不是足足有數千人之多!

這麼多人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出來的力量有多大?

當初在雲城外,趙雲等人抬棺死戰,表明決心的一戰,最高端的將領都被擋住了,可就是因為齊軍之中多出來的那幾十個神將,讓秦軍慢慢的從優勢轉為劣勢,甚至還要向敗勢的方向發展!

將領的需求如此龐大,單靠戰功召喚,那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嬴政就想自己開辦一個類似於軍事學院一樣的學府,和稷下學宮一起,一個培養官員,一個培養將領。

但是將領不是那麼好培養的,首先一點就是修為。

嬴政和他手下這些將領,自己倒是挺厲害,但不會教人啊!

於是乎,嬴政幾乎是立刻就想到了童淵,開玩笑……趙雲都教的出來的人,童淵傳授武藝的水平會差?

而且,西川大都督張任、北地槍王張繡,那可都是童淵的徒弟,這家夥教出來的徒弟就沒有一個是不行的!

嬴政也不期望他還能教出一個趙雲來,但是廣收學生,一起培養,然後重點培養其中天資好的,這總行吧?

就不信一萬個人裏麵也出不了一個過得去的天才了!

而且深怕童淵一個人忙不過來,嬴政在打敗齊軍的第二天,就給遠在魏國的王越發了消息,讓他趕緊回來,魏國那邊的事情就讓他的大弟子史阿去辦好了。

王越也是東漢末年的大俠客,有名的劍術宗師,讓他培養將領他不行,但是單單讓他傳授武藝,培養靈武人才卻是絲毫沒問題的。

有童淵和王越在,這“靈武學宮”的建立,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

綜上所述,嬴政這一次從荀彧、馬超、馬岱三人開始,到周瑜……童淵等十三人結束,連續十六次的大召喚,都是有其深意和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