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吳文輝當即眼皮一跳,他就感覺嬴政這麼做不對勁,但是具體哪裏不對勁,他又看不出來。
總之,嬴政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跑來跟他吃飯喝酒,腦子有病還差不多,要不是你們三個本事了得,我特麼立刻就能讓你來得去不得!
但知道對方有目的,又看不出來,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
於是,吳文輝立刻問道:“中什麼計了?”
“唉!”趙秋一歎,“之前嬴政陣前相邀,君上拒絕了,不管怎麼說,歸根結底,您就是不敢去。為了自己的麵子,您讓末將邀他入城,任誰都會覺得,隻要他不傻,應該也會拒絕。但是誰都沒想到,他愣是答應了,而且真的來了!”
“僅此一點,膽量上您就不如他!而且這件事是兩軍數十萬人親眼見證,賴都賴不掉。一方麵是您不敢赴宴,另一方麵是他帶著兩個隨從進城,這一對比之下,君上禦駕親征給將士們的士氣提升效果非但上不來,反而還要下降不少。此刻,恐怕很多士兵心裏都有一種您遠遠不如他的感覺!”
事情其實很簡單,吳文輝之前隻是沒想到這一層而已。他不像嬴政,嬴政從小就開始在戰場上磨練,七歲上戰場一路走到今天,對於戰場上的事情看的比他明白的多。
吳文輝是從吳國太子一路順風順水的登基成為君王,打仗的事情雖然不說是一竅不通,但肯定不會了解太多。禦駕親征對於士兵們的士氣提升是他這一次最看重的,因為這一次若是不能擋住秦軍的猛烈進攻,那麼吳國距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如今吳國雖然擁有三十萬大軍,但是已經將國內的青壯資源透支了,五年前就被滅了二十多萬人,這麼大的人口缺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補充回來的。
如果不是曲永傑當初在碩城用百姓擋住吳軍的進攻,讓整個吳國的百姓氣憤不已,有一點同仇敵愾的感覺,今天的吳國肯定不可能招募這麼多士兵。
大部分士兵參軍是為了報仇,為了報複秦軍當年犯下的過錯!
雖然當初碩城的百姓沒有太大的損失,隻是一些老年人因為過度勞累而提前死去,但秦軍的做法衝破了百姓們能夠承受的底線,這是一種不遵守遊戲規則的行為。
所以吳國的百姓對於秦軍是很抵觸的,幾乎可以說是自發的前來參軍,目的就是為了打秦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秋才能重新拉起一支三十萬的精銳大軍來,如今吳國境內的男女人口比例已經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開這三十萬大軍之外,幾乎已經變成了一比二的男女比例。
如果眼前這三十萬大軍再次戰敗,損失過大的話,吳國就真的很難再站起來了。
所以他才會出現在這裏,用自己的身份來激勵士兵們,告訴他們,自己這個君王正在跟他們並肩作戰。
但是嬴政這一手玩下來,立刻就讓他的希望破滅了。
嬴政的行為無疑是在告訴這些士兵們:你們自己看看這個跟你們並肩作戰的君王,我邀請他來赴宴,卻根本不敢來,他邀請我赴宴,我去了,他也沒能把我怎麼著!
同樣是君王,一經對比,高下立判!
嬴政這一手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陽謀,讓人無法不踏進他布好的陷阱中去。
陣前相邀,吳文輝肯定會拒絕,腦子有病才會答應。他若是真的敢答應,嬴政立馬就敢下手宰了他!
這種情況下吳文輝必定是要拒絕的,可是擋著兩軍六十多萬人的麵不敢赴宴,麵子上難免過不去,所以吳文輝肯定要反過來邀請嬴政。
任何一個人也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