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郭嘉的三勝三敗(2 / 2)

“我軍勝利因素三,五國聯盟三線作戰的計劃早已經能夠預見,這幾年來,我們在衛戍關、玉岩關還有北方三城大量囤積糧草物資,一旦戰事一起,最少可以供給大軍三年有餘!他們想要用後勤拖垮我們,簡直就是異想天開的笑話。而敵軍分為三路,又是主動進攻,糧草物資運送極為麻煩,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不知凡幾。吳國、荊國、陳國與我接壤,暫且不談。戰事一起,時間一長,金國、韓國大軍的糧草物資想要運送過來,最少也要穿越一國之地方能到位,用長途跋涉來形容都是輕的,路途之中消耗的數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從糧草物資上來說,他們其實是耗不過我們的。”

“主公在各國經營多年,建立了多處情報地點,各國人手皆有不少。戰事一起,便可將這些人徹底啟用,偽裝成山賊,在各國境內作亂,到時候他們國內空虛,前線又在作戰,必定兩頭為難。時間一長,糧草物資的運送方麵咱們也可以動手腳、花心思,哪怕不能給他劫了、燒了,就算是拖緩一天、兩天的進度,數十萬大軍的消耗,哪怕隻是一天,也有巨大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怎麼跟我們打?”

郭嘉洋洋灑灑說了很多,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便是,這幾年的時間裏,嬴政知道大戰不可避免。所以在衛戍關、玉岩關和北方三城囤積大量物資,確實如郭嘉所說,大戰一起,足夠消耗三年的!

正所謂兵馬未出、糧草先行,從這個方麵來說,各國想要拖垮秦國,那就是做夢!

早有準備之下,秦國還沒被對方拖垮,他們自己就先垮了。

韓金兩國距離秦國,中間還隔了一個陳國。即便他們如今是盟友,韓金兩國的大軍和物資要從陳國通過,沒有絲毫問題和阻礙,但光是這麼遙遠的路途,就是一個極大的消耗。

隻要戰事焦灼,短時間內打不完,時間一長,韓金兩國必定率先堅持不住!

秦軍三勝的因素,反之便是敵軍三敗的因素!

“原來奉孝心中早有定計,倒是朕有些著急了。”

聽完郭嘉的分析,嬴政放下心來,如今的秦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時刻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弱國,而是西方諸國之中的最強者!

曆史上的郭嘉在官渡之戰前,曾經對曹操提出過他對抗袁紹之時,十勝十敗的論點。

但十勝十敗之說,實際上隻是為了激勵曹操的信心,也是為了激發士兵們的士氣。從現實的客觀角度來說,當時的曹操對上袁紹,那是幾乎沒有勝算的。

他的十勝十敗,說的是什麼?什麼道德、人心、治理、名義……都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打仗哪兒有用人的品德去打的?

事實也證明了,若非許攸臨陣叛變,指點曹操燒了袁紹的糧草,官渡之戰的最終解決很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麵。

但此刻不同,郭嘉此刻的三勝三敗之說,是建立在秦國和五國聯盟之間的客觀事實上說出來的,是有事實依據的,並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信心、道義之類的話。

這是站得住腳的!

因為此刻的秦國,需要的不是信心,也不是士氣。

賈詡笑道:“軍師說的不錯,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金國神將梅五,實際上是咱們的人。此戰她也必定會來,到時候隻要運用得好,必定可以給予對方迎頭痛擊!”

郭嘉搖頭:“紅奴隻是金國上將,真正掌管兵權的大將軍是莫言坤。即便紅奴臨陣反叛,也不太可能對金國大軍造成太大的混亂。”

賈詡:“誰說要她帶著金國大軍發起叛亂了?這可能性根本不大,你不說我也想得到。紅奴的作用,可不僅僅隻是一個金國上將而已。隻要利用得好,我能保證,五國聯軍中,金軍的戰鬥力最少下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