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中,陳震看了看眼前分坐兩旁的三夥人,又看向抬腳走進來的最後一夥人。
“吳王終於來了,快請坐吧。”
陳震一句話,讓其他人都將目光放在剛進來的幾人中,為首之人的身上。
這人,正是吳國的君王,吳文輝!
吳文輝身邊兩人,趙秋、趙孔。
依言坐到了陳震左手位第二個位置,趙秋、趙孔分別站在他身後的位置,吳文輝看向陳震:“陳王不準備為朕介紹一下?”
陳震一笑:“這位,荊國君王、荊傲。這位,韓國君王、韓風。這位,金國君王、金宇。”
三人看向吳文輝,各自點頭:“吳王。”
吳文輝同樣點頭,將三人記住。
陳震身後站著陳白虎和陳白龍,荊傲身後站著荊重霄、荊重樓,金宇身後站著紅奴、莫言坤,吳文輝身後站著趙秋、趙孔,而韓王韓風的身後,則隻有一個江北風。
沒辦法,其他各國君王為了自身的安全,都帶了國內的兩名神將,而他韓國的兩名神將,何越宮被秦國俘虜,現在都叛變了,他也隻能帶一個江北風前來。
不過安全方麵倒是不用太過擔心,五國君王齊聚,目的是為了商討如何攻秦。
各國君王、大將軍都在,無論是商量如何配合、還是戰略方向,都已經足夠。神將的護衛隻是其次,真要對他們不利,他們都沒帶兵來,陳國大軍完全可以將之拿下,一個還是兩個,都沒什麼區別。
之所以敢來,隻因為陳震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和誠意,否則四國君王又怎敢放心前來?
而且五國聯盟勢在必行,不來也不行,五年前那一戰,五國雖然聯手,但互相之間的配合簡直不能看,說是各自為戰也不為過,結局很明顯,被秦國打得根本不能看。
如今五國君王和大將軍齊聚一處,就是為了商議整體布局和具體計劃,也因此,陳震才會如此小心。
大家的共同敵人是秦國,秦國不滅,互相之間再大的糾紛都可以暫時放下。
比如當初那一戰,事後所有人都明白了過來,不管秦國是如何得知無名山穀的埋伏,導致三國聯軍失敗,但陳國和秦國暗通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陳國為了表示誠意,付出的代價也很巨大,國內的稅收,直接拿出了三分之二,分給了韓國和金國,對於兩國來說,這點東西價值不是很大,但足夠表明誠意。
能將四國君王聚在一起,陳震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且為此出力不少。
之所以選在陳國境內,也是因為陳國是五國之中最合適的地點,各國君王來此距離都不算遠,最遠的也就是吳國君王吳文輝,繞路而來,晚了快一個月。
而且為了表明誠意,周邊的防衛都很清楚,全是擺在明麵上的,此處的防衛士兵隻有不到一萬人,周邊百裏之內更是沒有一兵一卒。
憑借各國神將的本事,一萬人根本不夠看,也足以讓各國君王放心前來。
吳文輝自身的年紀並不是很大,四十多歲而已。
在場之中年紀最大的是金王金宇,如今已經快七十歲了。當然,以混亂大陸的情況來看,七十歲也不算老,畢竟是一國君王,哪怕不會靈武,隻要身體健康,也能活個八九十、上百歲。
其次是韓王韓風,六十幾歲,然後就是他吳文輝。
最年輕的是陳震,今年隻有三十六歲。
荊王荊傲是四十一歲。
雖然年齡差距有點大,但大家身份平等,而且目標一致,倒是沒有什麼風波。
對於吳文輝遲到了一個月,所有人都不在乎,都知道如今吳國的情況,想要從秦國借路那實在是太危險了,繞路而行,先去韓國,再到陳國,途徑邙山山脈,可謂是跋山涉水,非但沒有責怪,反而體現了吳文輝的誠意,所有人都很理解。
韓風開口道:“既然人已經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他是眾人之中最著急的一個,如果按照神將的數量來計算國力強大與否的話,韓國現在是最弱的一個,國內隻有一個江北風。最強的則是荊國,神將足有四個。
荊傲緊隨其後:“秦國八十萬虎狼之師已經訓練完成,這幾年以來,我國和吳國時常挑釁,用秦軍練兵,但他們也同樣是這種想法。我國境內隻有四十萬大軍,對方依靠衛戍關據險而守,即便全力進攻,想要突破也很困難,所以無法為你們提供任何幫助,隻能牽製住他西邊的二十萬大軍,不讓這二十萬人有機會去對付你們!”
“做到這一點,已經是我荊國的極限,主要是我國地理位置不好,如今已經徹底被秦國堵死了出路,不破衛戍關就不可能出來,想幫也幫不上你們。所以,朕也不要太多,打下秦國之後,朕隻要十座城池!”
按照兵力計算,秦國八十萬大軍,荊國拖住了二十萬,也就是四分之一,而如今的秦國有四十九座城池,十座隻是五分之一而已,要求確實不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