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白馬義從太過於特殊了,趙雲當初訓練白馬義從的時候就說過,這不是一支軍隊,這是一夥兄弟,哪怕他趙雲指揮白馬義從殺嬴政,這些家夥也不會有半分猶豫。
究其原因就是,訓練他們的時候,沒有跟他們說什麼忠君愛國,他們愛的隻有自己,他們在乎的也隻有自己,要想成為這支軍隊的主將,要想指揮得動這支軍隊,你就必須時時刻刻跟他們在一起,和他們當兄弟!
白馬義從的“義”字,就是這麼來的。
反觀其他軍隊,有哪一支是不受嬴政管轄的?哪怕是高順的陷陣營,也隻有掌兵的權利,他們還是嬴政的兵,嬴政可以隨時罷免高順這個主將。
但是他敢罷免趙雲試試?白馬義從立刻就會反水。
所以說,這就相當於嬴政是在用秦國的公用物資,去給趙雲養私兵!
隻不過礙於趙雲是嬴政麾下戰功最多、跟隨嬴政時間最長的將領,很多人心有怨言,卻也不敢明著說出來。
管亥、周倉、華雄、紀靈、廖華這些人都有這種感覺,這是龍組成員探聽到的消息,不止一個人聽到他們說過這種意思的話,也不止一次說過。
嬴政知道這是人之常情,任誰遇到這種事都會覺得遭遇了不公,憑什麼他趙雲可以這樣,我們就不行?
嬴政自己相信趙雲,但別人不信啊。而且嬴政相信趙雲的基礎是這麼多年來的接觸,還有曆史上對於趙雲的評價,他深知趙雲這種人,哪怕他有一天真的會背叛自己,也絕對不可能把手中的武器對準自己!
忠肝義膽不是假話,更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的。
嬴政也覺得好笑,如果說哪一天像趙雲這樣的人都背叛了自己,那自己也就不用玩了。
但是他不在乎,不代表別人不在乎,甚至趙雲自己都很在乎。趙雲不想背負一個擁兵自重的名聲,白馬義從的特點太明顯了,很容易被人拿來說事。
於是,趁著這次白馬義從大減員,新兵訓練需要時間的機會,趙雲建議讓嬴政參與進來,就算日後嬴政不親自指揮這支軍隊,至少也要做到有指揮的權利!
如此方可讓眾人閉嘴,嬴政猶豫了一下也就答應了。畢竟大多數人的感官不能不顧忌,而且趙雲也不想擔一個這樣的名聲,哪怕是為了趙雲,他也要參與進來。
半個月以來,他每天都住在白馬義從的軍營,說到底他還是秦國君王,能夠這麼接地氣的跟著一群士兵住,白馬義從人人都很感動。
而且嬴政自身的本事也不差,一流戰將巔峰水平,雖然還沒有跨入超一流行列,但他可比周倉、紀靈這些人還要強上那麼一點,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嬴政親身前來,自身本事又不差,自然很容易受到白馬義從的擁戴,加上還有趙雲在一旁幫襯,如今的嬴政已經是這支軍隊的主帥了,隻不過統兵的還是趙雲而已。
人就是這麼奇怪,人家高高在上的時候,你會嫉妒、會羨慕、會覺得有距離,但真正接觸過後,發現對方很親民,得到的感動絕對是巨大的。
一國之君可以跟他們在一個鍋裏吃飯,對白馬義從來說,這也是一種榮耀。
君王是老子兄弟!說出去多有麵子?
禮賢下士對於郭嘉、賈詡這種人來說沒用,人家看重的是你這個人的品行,還有德性,是否值得追隨。
但是下麵的普通士兵不這麼想,他們的思想非常簡單,堂堂君王能夠對我們做到禮賢下士,那是足以感動無數人的事情。
經過這一次,嬴政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時不時的還會去盤龍戟衛的駐地住上幾天,同樣也是籠絡人心的手段之一,而且他自身並不排斥,反而甘之若飴。
時間就這麼緩緩過去,三國聯軍的一應物資都已經運過了河,也終於有了動靜。
陳王和韓王的回複也來了,雖然事關重大,但收獲也是成正比的,如果能夠拿下嬴政,其意義不言而喻,他們沒道理不同意。
於是乎,在陳王和韓王的手諭到達軍營之中的第二天,三國聯軍就有了動作。
陳白虎、江北風、梅五三人行駛主帥大權,各自派出麾下一名將領,都帶著五千輕騎兵朝著三城周邊的村鎮而去,劫掠物資。
戰鬥,在這一刻徹底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