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等著嬴政率軍來援了。
……
又是數日之後,秦國東部戰場的戰報傳到了西部戰場,傳到了嬴政手中。
看到這份戰報,他才徹底明白為什麼趙雲他們會敗。
當初拿下應城之後,趙秋果斷選擇撤退,戰果其實並不大,吳軍的有生力量還握在手中。
之後,為了盡快的打下吳國,黃敘、趙雲等人幾乎可以說是孤軍深入,一路攻城掠地,軍隊拉的很長。
他們也沒辦法,秦國如今麵臨的局麵拖不得。之所以讓趙雲和高順率軍前來,配合黃敘、裴元慶進攻吳國,就是為了將吳國打殘,好在之後的戰場上,吳國無法對秦國造成威脅。
否則五國聯軍一旦同時發動進攻,三線作戰之下,秦國絕對抵擋不住!
於是乎,趙秋將計就計,既然你們四個生猛,既然你們要打,那你們就打好了,你到了我就退,稍微抵擋一下做個樣子就行。
但在戰鬥之中,他不斷的關注著秦軍後續糧草的運送。
大軍在前方快速征戰,後方的糧草輜重根本跟不上他們的速度,很快就脫節了。
再加上趙雲等四大神將都在最前線,後方運送糧草的輜重隊就無人可用。
趙秋很輕易的就找到了截殺的機會,而且趁著這個機會做了一個套,一個秦軍不得不鑽進去的套!
明知有埋伏,秦軍也不得不去救援,否則糧草一旦沒了,士兵們沒飯吃,那還怎麼打仗?
於是曲永傑親自帶著高順和裴元慶回身救援,之所以曲永傑將這次失敗的原因歸咎在自己身上,怪自己大意,就是因為他覺得吳軍即便截殺糧草,想必人數也不會多,有高順的三千陷陣加上裴元慶率領的一萬騎兵就夠用了!
可誰知道,吳軍根本沒有正麵作戰,而是用了火攻!
而且趙秋、趙孔悄摸的趕了過來,趙雲、黃敘繼續進攻的時候,吳軍按照趙秋的指示,一味的退避,沒有人發現趙秋消失了。
身受埋伏,大軍又被火攻燒的丟盔卸甲,若非裴元慶勇武,高順麾下陷陣營戰力極強,趙秋這一次非要將他們倆留下不可!
幾乎是同一時間,薛采在荊國境內的彎月穀用火攻滅了荊國十萬大軍,趙秋也在吳國境內用火攻滅了秦國數萬大軍!
最終,高順帶著陷陣營死戰衝出了包圍圈,裴元慶身受重傷,但也衝了出來。
可是押送糧草的秦軍還有被他們快速突進而落下的秦軍就遭了秧,數萬大軍慘死,與趙雲、黃敘彙合後,因為高順、裴元慶重傷的關係,他們也無法繼續前進,自保都困難,隻能是龜縮在剛剛打下的碩城之中,等待救援。
得到了戰報,嬴政不由感歎一聲:“這趙秋還真是個人才,這樣的情況,都能讓他翻盤,反而將我軍打入深淵之中,若是有機會,定要試試能否將其招攬。”
獲知秦軍在吳國境內遭遇大敗,薛采也是一驚,秦軍的實力他可是很清楚的。嬴政也沒有瞞他,將其當做自己人看待,戰報給他看了。
“冰璃,可有應對之法?”嬴政問。
薛采苦笑:“君上,難了。趙雲將軍等四人,恐怕是回天乏力了!他們身上的糧草,根本堅持不了幾天,戰報傳來已經過了七八天了,恐怕下一次得到消息,就是他們四人……”
話沒說完,但嬴政懂了他的意思。
下一次得到消息,恐怕就是他們四人的死訊!
嬴政當然知道他們沒事,否則係統早就給提示了,戰功也會再次被扣。如今沒事,就證明他們還在堅守,情況還沒那麼壞!
但這種話他不能說,也說不清楚,隻是搖了搖頭:“朕相信他們,別人在這種情況下扛不住,他們一定能夠頂住壓力,等待朕的救援!”
說完,嬴政當即下令:“黃忠、典韋、嶽飛、嶽雲、陳慶之、管亥、華雄聽令!”
七人齊齊拱手:“末將在!”
“跟朕馳援吳國戰場!”
秦國幾乎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當初的三十萬大軍,一部分北上,一部分在黃敘、裴元慶手中駐守玉岩關,後來趙雲和高順又帶兵去了,西邊的五萬守軍在黃忠手裏死了兩萬多,加上禹城的守軍才隻有三萬。
如今嬴政麾下可用之兵滿打滿算也就五萬人,這些人他全部都要帶走!
所以,他看向薛采:“你說雲國可以為朕擋住荊國,那這衛戍關,朕就交給你了!可千萬別讓朕失望。”
薛采當即拱手:“君上放心,雲國大將軍戚源很快就到,屆時我軍將會駐紮十五萬大軍在衛戍關,荊軍剛剛遭受到重大損失,別說他們不敢來,就算來了,我們也一定擋得住!”
嬴政點點頭,一聲令下,大軍開拔,趕赴吳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