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羽、曲永傑第一次展露鋒芒,二人一個用兵剛猛、正派、以大勢碾壓,另一個用兵奇詭、善出奇招、陰謀詭計層出不窮。
甚至他們還分成了兩個派係。
一個是陽派,由黃敘擔任主將,慕羽是軍師,從正麵戰場對付吳軍,戰鬥打得大開大合。
一個是陰派,裴元慶擔任主將,曲永傑當軍師,專門用奇計、詭計,騷擾、阻擊吳軍。
陽派在正麵戰場對抗吳國大軍,統率兵力較多,有七萬人。陰派在陽派吸引敵軍主力的同時,不斷襲擾,側麵進攻,讓吳軍煩不勝煩,隻有三萬人。
但他們互相都不服氣,咬著牙硬拚,每一戰過後,都要比試雙方戰果,看誰殺敵多、作用大!
看上去陰派好像很吃虧,畢竟兵力少了一半多,但實際上,陰派卻是大占便宜。因為吳軍主力都在跟陽派主力交戰,曲永傑整天帶著裴元慶到處亂跑,東打一下、西打一下,完全就是遊擊隊的形勢。
玉岩關以東的防禦並不強,並不像西麵的城牆那樣,如同天塹。就是一道普通的城牆,還不到二十米高。所以每一次吳軍攻城,秦軍防守的都比較吃力。
但是慕羽和黃敘都懂得用兵之道,數次大戰下來,吳軍也沒有占得多少便宜。
單論殺敵數量的話,陽派絕對是優勢,畢竟正麵戰場人數多,傷亡大。
但是如果算別的,那就是陰派優勢了。
裴元慶跟慕羽、曲永傑、黃敘三人比起來,腦子不行,沒他們那麼多彎彎繞繞,他就知道打仗!
所以對於曲永傑,他是言聽計從,占了幾次便宜之後,就什麼都聽曲永傑的了。
今天偷襲一下吳軍的糧道、明天奇襲一下吳軍大營、後天又率軍在吳軍攻城的時候從側麵殺出,搞得趙秋一個頭兩個大。
偏偏裴元慶勇武非凡,趙孔對上他之後也隻能打個平手,甚至越打越占下風,每一次跟裴元慶打,他都覺得裴元慶比上一次強了一些,讓他驚懼不已。
趙孔當然不知道,裴元慶此刻的武力並不是巔峰狀態,人家被召喚過來之後一身的戰鬥力封印了不少,否則要是裴元慶巔峰狀態、火力全開的話,趙孔甚至不是裴元慶三招之敵!
經過多次戰爭,裴元慶的封印也解開了一些,如今已經有八十八點武力值,和黃敘持平。但他力氣大,一雙大錘威猛無比,在戰場上就是一個大殺器,每次進攻,起碼擊殺數百上千吳軍士兵!
這還是在趙孔竭力抵抗的情況下,要是沒有趙孔牽製,裴元慶一個人就能滅掉數千吳軍。
一錘子砸死十幾個人跟玩兒似的,要是沒人管他,他能一對一萬!
就在這種情況下,趙秋即便坐擁二十萬大軍,也還是沒能攻破隻有十萬人防守的玉岩關。
不但如此,擁有兩大神將的秦軍,還把他的大軍殺的損失數萬人,而秦軍傷亡,隻有不到兩萬!
吳軍大營之中,趙秋滿麵愁容,麾下眾將也是個個麵帶苦澀,趙孔完全沒了當初剛遇到秦軍時的意氣風發,實在是被打擊透了。
秦軍四個人,黃敘最年長,二十歲,慕羽、曲永傑一個十七、一個十八,裴元慶更牛逼,十五歲!
四個人加起來才七十多歲,可趙秋自己就七十多了!
吳軍之中最年輕的一個將領,也有四十多歲,就是這麼一群“老家夥”,帶著二十萬大軍,愣是沒打贏四個小毛孩子帶的十萬人!
雖說這裏麵有秦軍占據城牆地利的優勢原因存在,但還是極大的打擊了他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