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仔細斟酌著郭嘉、賈詡二人的話,越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
但還有一點,他不甚明了,問:“舞國、陳國與我結盟,這我能想得通。雲國因為吳國的關係,結盟也在情理之中。可是那魯國,如何結盟?”
賈詡道:“如今諸國形勢其實很簡單,因為秦國的強大,自然的就分成了三個陣營。以秦國為首的最強陣營,以荊、韓、金、吳四國組成的對抗陣營,以及魯、雲兩個弱國組成的中立陣營,或者說任人宰割陣營!魯、雲二國都可保持中立,但雲國因為吳國的關係,隻需遊說一番,與我們結盟毫無問題。”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一個魯國還在陣營之外。荊、韓、金、吳四國聯盟隻是形勢所迫,荊國明麵上還是與我國交好,隻要雲國成了咱們的盟友,荊國就不太會主動去攻打,否則他還要麵對同樣有著神將的吳國。所以,那個時候魯國就成了荊國最好的目標!”
郭嘉接著他的話說道:“但又因為四國聯盟的存在,荊國必定會請求韓、金、吳三國牽製陳國與我國,如此一來,我們也就不太能夠分心顧得上魯國,到時候荊國就可以長驅直入,滅掉魯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我們不開口,魯國自己也會找上門來尋求結盟。屆時,即便有三國聯合相壓,我們也可以與雲國、魯國一起,將荊國完全遏製住,不讓他有絲毫突破重圍發展的可能性!”
嬴政聽後點點頭,又將二人的話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最終說道:“我懂了,如此一來,魯國、雲國,加上黃忠鎮守的衛戍關,就可以完全遏製住荊國!韓、金二國也可以由陳國、舞國共同牽製,屆時,我們隻要專心對付吳國就行了!”
郭嘉、賈詡一同點頭:“正是如此。”
“那我們直接派人去找雲國,告知他們結盟一事,然後再找魯國結盟,讓魯、雲二國出兵相助抵禦荊國,不就行了?”嬴政說道,“這樣我們就不用退兵了,可以繼續攻打吳國!”
“不行!”賈詡立刻搖頭,“此刻我們必須退,因為如果現在我們不退,陳國就會落入四國聯盟的懷抱!”
“為何?”
賈詡:“因為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就會讓陳國感到危險!到時候,四國隻要派人前往陳國一說,難保陳國不會動搖,下定決心與我們一戰!相反,隻要我們表現的不那麼野心勃勃,陳國就會覺得他們暫時是安全的,不需要考慮來自我們的威脅,如此,他們就會搖擺不定,最次也不會輕易答應四國的聯盟請求。”
道理其實很簡單,秦國現在不動,陳國也就樂得安於現狀。
但是隻要秦國死命攻打吳國,吳國一旦滅亡,陳國就在秦國之側,如何不會恐慌?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清楚。表麵上看,如今的陳國和秦國還是盟友,前不久秦國才幫陳國退了韓金聯軍,但實際上,一旦有機會,秦國就會滅了陳國,而陳國也是如此!
國家大事麵前,那點可笑的情義沒有人會看重!
嬴政問:“那照你們這麼說,陳國就是局勢的關鍵所在?他們傾向於荊、韓、金、吳四國,我們就麻煩了。傾向於我們,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
二人同時點頭。
嬴政又問:“那如果最終形成了你們所說的局麵,我們又如何出擊?按照你們的說法,隻要我們一動,陳國就會感到危險,投入四國聯盟的懷抱,那我們豈不是永遠沒有機會向外擴張了?”
賈詡道:“不,恰恰相反的是,陳國就是我們向外擴張的機會!”
“怎麼說?”
郭嘉笑道:“陳王快一百歲了,也就這一兩年的功夫差不多就要完蛋了,甚至時間可能更短!一旦陳王駕崩,他那二十多個兒子之中,太子都八十幾了,也是垂垂老矣!最小的一個今年才三十多歲,誰不想登基?到時候,我們隻需要略微運作一番,陳國必然內亂,而內亂的根源,就是陳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