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此人,心高氣傲,以玩世不恭的態度,笑看天下人!
冷眼旁觀之中,又有對自己的絕對保護,哪怕置身水火,也能保證自己性命無憂。
他能用李傕、郭汜打敗呂布,逼退馬超、韓遂,助張繡兩次擊敗曹操,與郭嘉一樣力主曹操與袁紹決戰官渡。
赤壁之戰時,賈詡也勸曹操不要動兵,休養生息為好,但曹操不聽,最終大敗。
縱觀其一生,其實不難發現,賈詡幫誰、誰就贏!
即便是李傕、郭汜這樣的人,他也能幫他們打敗呂布、馬超。
算無遺策四個字,用在賈詡身上絕對適用。
但是與此同時,賈詡也是一個非常能夠審時度勢的人。
曹操疑心病那麼重的一個人,就連荀彧這樣的人都被賜死了,他一個換了好幾任主公的人還能活的那麼好、那麼滋潤,由此可見一斑!
三國時代,要論明哲保身的能力,賈詡絕對是首屈一指!
相同的例子。
荀彧因為效忠漢室,反對曹操稱王,而被曹操賜死。
賈詡因為效忠曹操,反對曹操伐吳,但曹操拒絕以後,他就不多說了。
反正,話我已經給到了,該做的我都做了,是你自己不聽,那就不怪我,你自己找死,我還攔著你不成?
凡事,他都做到了點到即止。
而且賈詡從來不結黨營私,不讓任何人感覺到他是一個危險人物,不讓任何人對他產生敵意,他也幾乎不會去主動招惹別人,極少給自己豎立敵人!
如此種種,才讓賈詡在那混亂不堪、戰火連天的時代,得以善終。
所以,這第二次朝著嬴政一拜,說出那句“賈詡,拜見我主”的話,足以證明,賈詡這是準備拿出真本事,認認真真的替嬴政效力了!
而嬴政所需要的,也就是這個。
親手將賈詡扶起,嬴政單手搭著他的肩膀,說道:“文和放心,今日之言,嬴政時刻銘記於心。也請你記住,隻要朕不死,就永保你之平安,任何事你都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任何話你都可以肆無忌憚的說!”
“我要的,隻是你,以誠待我!”
賈詡臉上恢複了笑眯眯的表情,點頭道:“有主公今日之言,詡別無所求!”
實際上嬴政的判斷並沒有錯。
賈詡就是一個隻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人!
在自己可以活命的情況下,他也許會看在一些所謂情分的因素上,幫襯一二。但若是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那他誰的麵子都不會給,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
所以,他才會換了那麼多人,最終選擇留在最強大的曹操麾下。
而在他對嬴政說出這句話之後,他心裏就打定了主意。你現在不強大沒關係,我幫你強大!
等你強大了之後,再來庇護我就行了。
當然,賈詡也不是說真的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就對嬴政掏心掏肺了。
之所以這麼選擇,原因有二。
第一,嬴政這些話確實出自肺腑,這一點賈詡能夠判斷的清楚,嬴政也瞞不過他。
第二,即便以後嬴政變了,將今天說出來的這些話棄之不顧,就是要對他賈詡下手,就是要去做那鳥盡弓藏的事,賈詡也有辦法自保!
他從來都不會不給自己留退路!
二人相互又說了些無關痛癢的話,嬴政重新將郭嘉召來,三人一起商談起來。
談論的內容,自然就是郭嘉之前提出來的,若秦國坐大,引起周邊各國人人自危,聯合進攻秦國怎麼辦?
若秦國坐大,引起齊、楚二雄的忌憚,要對秦國動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