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毒士——賈詡!(1 / 2)

郭嘉這句話說出來,嬴政立刻就是一愣。

前世時,無數人都在討論,郭嘉和諸葛亮到底誰更厲害一點?

更有很多人都堅持一個觀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實際上,諸葛亮二十七歲出山,在那個時代其實並不算晚,相反還算是早了。

因為古人講究一個經驗問題,正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了,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的閱曆和他的能力,其實有時候是成正比的。

也許隻是恰巧,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出山,恰好是處在郭嘉死後的時間段。

不管怎麼說,郭嘉很厲害,諸葛亮也很厲害,但二人並沒有交過手,甚至於並沒有絲毫交集。

若非此刻的郭嘉是係統召喚出來的,恐怕真正曆史上的郭嘉就連諸葛亮是誰都不知道。

但是現在,郭嘉自己明確說了,論智計,他自問不輸孔明,但若論治國,則不如其多矣!

倒是讓嬴政有些愕然,這是在側麵承認自己不如諸葛亮嗎?

畢竟,以郭嘉這種說法,意思很明確。二人智計相當,但其他方麵,諸葛亮卻比他厲害!

搖了搖頭,將這些想法暫時放下,又問:“奉孝可否仔細說說,為何非賈詡不可?”

事關三百點戰功,他可不敢有絲毫馬虎。

“原因有三!”郭嘉也盡力解答,“其一,孔明和子敬雖然都有能力以解此局,但他二人,前者是善於借勢、造勢,後者是對於局勢分析明確、知道如何去做才對己方有利。”

“但不論借勢還是造勢,都需要有一個‘勢’的前提,借也好、造也好,難度很大,不易實施。如今我方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根本無法以一己之力對抗各國,如果其中出現什麼意外,導致這個‘勢’無法順利進行,那麻煩就大了。”

“所以,他二人雖然也有能力解決,可也有風險,不能做到萬無一失。”

郭嘉見嬴政認真聆聽,繼續說道:“其二,除開文和之外,我、孔明、子敬三人,都無法做到準確把握各方掌權之人的心態,但凡有一點失誤,那就是萬劫不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文和之能,可並不隻是洞察人心而已,在軍事方麵,文和也深諳此道,此刻若是能夠得其相助,讓他去幫漢升,則可保魯國不會被荊國滅掉!隻需拖住荊國一段時間,待我們解決了吳國這邊的事情,魯國自然也是唾手可得!”

嬴政道:“漢升從衛戍關傳來消息,半月前荊國就已經開始厲兵秣馬準備對魯國動手,是他做出一副要襲擾荊國糧道的模樣,讓荊國忌憚而不敢妄動。有漢升鎮守衛戍關,想必他們此刻也不敢亂動吧?”

郭嘉搖頭:“打吳國,吃下吳國,消化掉吳國,這三步,需要不少的時間。而威脅荊國糧道,隻是權宜之計罷了,我就不信,偌大的荊國,就沒有一個人能解決這個問題。漢升畢竟隻有一個人,又要統兵、又要保證衛戍關的安危,還要顧及荊國方麵,難度太大了!”

嬴政想了想,最終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

郭嘉頷首一笑,沒說話。

“對了,我還有意識不明。”嬴政忽然看他。

郭嘉微愣,問:“主公還有何事需要解惑?”

嬴政:“既然你都已經想到了日後我們會麵臨這些問題,那想必你自己也是有一些想法的。孔明、子敬、文和三人可解此局,莫非你奉孝就不能解了?”

郭嘉頓時苦笑:“主公,奉孝隻一人而已,縱使想要分身多顧,也實在乏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