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考核方式,為沙盤演兵!
雙方各自率軍二十萬,兵力相等,士卒戰鬥力相等,以軍旗為準。
一枚紅色軍旗代表一萬精兵,藍色代表五千,黃色代表一千,白色代表一百。軍旗下方是扛旗之人,扛旗人若騎馬,則代表這支軍隊為騎兵。若手持兵器,拿著什麼兵器就是什麼兵。
規則也簡單,二十萬大軍對壘,從雙方大營各自出發,如何戰鬥全憑主帥定奪,勝負標準為全殲敵軍,或是奪取敵方大營。
沙盤比例為一比十萬,這十米方圓的沙盤,就代表方圓十萬米也就是百公裏方圓的地形。
地形圖被嬴政定為沙漠平原圖,沙盤之上丘陵起伏,山林數量卻不多,真如沙漠平原一般。在這個地圖上,目力可及之處為十裏。也就是說,若是派出斥候偵查,不出大營,就可以看到二十分之一的周邊地形。
而沙漠平整、遼闊,無高山、叢林遮擋視線,對於偵查大有好處。
由於雙方兵力相等,而且因為是虛擬演練,所以如果是兩軍對壘,那就不需要考慮主將的問題,沙盤演兵,隻比計謀和用兵,不比戰鬥力!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郭嘉拿出一根紅旗插在某處,曲永傑也拿出一根紅旗進攻那一處地方,雙方兵力相同、兵種相同的話,兩軍對壘,那麼這一戰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你的一萬沒了、我的一萬也沒了。
不存在什麼你的兵比我的兵厲害,你的一萬大軍把我的一萬大軍打沒了,自己還剩八千的情況。
當然,這是正麵戰場兩軍對壘的戰鬥情況,若是其他特殊情況,就另有結果。
比如,郭嘉在地圖上劃出一道路線,派出五萬大軍沿著路線行走,途徑某處,曲永傑埋伏的士兵突然殺出,那麼哪怕曲永傑埋伏的兵力隻有三萬、甚至一萬,最終的戰果也會不同。
在偷襲的情況下,戰鬥力按照三倍數量計算!
也就是說,如果郭嘉行軍之時被偷襲,那麼曲永傑隻需要兩萬士兵埋伏,就可以全殲郭嘉五萬人,自己還能剩點兒。
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糧草被毀,士卒戰鬥力下降百分之五十。在燒毀敵軍糧草的情況下,隻需一萬人就可以跟對方兩萬人同歸於盡!
又比如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四麵都是敵軍,士卒戰鬥力視情況提升或下降。若心存死誌,則默認處於背水一戰的狀態,戰鬥力提升百分之五十,若士氣皆無,要麼投降、要麼戰鬥力隻剩下百分之三十。
具體情況,還要看戰局走勢!
沙盤演兵,隻是虛擬戰鬥,考驗的是雙方主帥如何排兵布陣、進攻防守、運籌帷幄的本事,和真正的戰鬥不一樣,不考慮武將的作用。
所以,沙盤演兵的結果隻能做一個預測評估,並不能完全體現一個人的能力!
畢竟在真實的戰場之上,一切結果都有可能。
郭嘉和曲永傑各自在中軍帳旁的小帳中坐鎮,身邊各有五名傳令兵,負責傳達他們對於戰局的指揮,同時也彙報戰局情況。
二十萬大軍都已經擺好,雙方大營位於地圖的一左一右,相距百裏。
由於沙漠平原圖地形遼闊,一眼便知,很多手段根本就用不上,所以郭嘉才會說嬴政偏心,故意安排這麼一個地形,為的就是降低曲永傑對抗郭嘉的難度。
但,郭嘉又豈是一般人?即便地形簡單,曲永傑也一上來就吃了一個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