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理論課的教學思考(2 / 2)

二、強化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途徑

對於理論課的輕視在地方院校藝術專業的發展中尤為突出,誠然問題的解決絕非一己之力、幾篇論文能夠解決的。但作為專業教師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就應該擔負起自身肩負的責任,盡力使專業和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下所言,是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值得嚐試的一些方法。

(一)激發聽課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理論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聽課是每個教師必須努力解決的問題,藝術專業的理論課教師更要多下功夫。藝術專業的學生和普通專業有較大區別,諸如他們的感性思維更加活躍、生性活潑、善於表達,但文化功底普遍較弱等。傳統的理論課教學方法顯然不適合,而相對直觀的教學方式往往效果更好。比如在教學中大量使用學生感興趣的案列,或者來自學生的作品,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興趣,再配以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手段,理論課其實也可以很有趣。事實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理論課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因其特殊性,電影、電視,導演、演員,熱點焦點問題均可大量引用。這些既是專業理論課無法逾越的範疇,也是吸引學生學習理論,熱愛專業的有效途徑。當然,其它課堂技巧同樣不能忽略,節奏、氣氛、互動,甚至是請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等手段都不可忽略,總之要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二)改革理論課教學考核方式

專業基礎課、核心課涉及到理論部分,在課程考核方麵往往都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不少地方院校在試卷製作方麵要求較多,比如對題型、題量、考試範圍等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這種方式既是對任課教師水平的考驗,也在客觀上為理論課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理論課的教學不是培養理論家,無需死記硬背。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作用,提升學生學識修養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教學效果的考核方式應該靈活多樣,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理論能夠為自己所用,比如以作品的形式檢驗學習效果等。“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係,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係。”[1]理論課考後,絕大部分內容學生很快就會忘記,但是如果學生感覺到理論是可以用來指導實踐的,勢必會增強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動機。

(三)完善實驗實訓基地,學以致用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也是促使學生學習理論的重要手段。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能力最終還得體現在節目製作方麵,而理論修養和實踐技術要能有機結合才能體現理論學習的意義。因此,建立完善的實驗實訓基地就顯得非常重要。實習實訓基地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室,而是一個係統的節目製作和播出體係。在這個體係中,既可以滿足學生崇尚技術的熱情,又能解決理論講授坐而論道的不足,同時增強理論的鮮活性和吸引性。製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技術作為保障,無論是拍攝還是剪輯沒有技術能力寸步難行。而完整的製作、播出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識素養,例如筆者任教院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依托學院實驗電視台成立了自己的欄目,定期向廣大師生,甚至是社會觀眾推出自己的作品,這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製作電視節目的技術能力,滿足技術學習使用的人群,又提升了學生對節目製作進行評判和思考的能力,實現了技術和文化素養的雙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必須要思考欄目的長效發展機製,技術的障礙很快即可逾越,而節目的長期發展顯然要看節目的內涵和創新能力。這一點是最能促使學生進行反思的,欄目像鏡子一樣能反射出學生學識和力量修養的不足。此刻教師加以引導,善於反思的學生較容易就能進入內涵提升的關鍵時期,從而激發其主動學習文化和理論的熱情。

理論教學效果的評定是一個長效而複雜的機製,相信理論課的教師采取措施之後,能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培養成為愛文化、重實踐更重理論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畢業論文網. 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關係的研究[EB/OL].(2012-02-02)[2014-09-15].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