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勇
為什麼劇名取《勇敢的心》?是誰有一顆“勇敢的心”?自然是男主人公霍嘯林。霍嘯林這一顆勇敢的心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形成的?
霍嘯林生在書香之家,從小不喜讀書,翻牆越院,調戲丫鬟,欺瞞父親,膽小怕事,家裏殺雞他都不敢看,用他奶奶霍白氏的話說,就是“沒出息,不像霍家的種!”這一切行為都與“勇敢”沾不上邊。可是後來,隨著全家被殺,手無縛雞之力的他執拗的堅持要給父親報仇殺死趙金虎;到漢口後,關鍵時刻用刀砍死碼頭惡霸,並且一人敵十,毫無畏懼;為了在漢口活得更有尊嚴,他敢於在沈三爺的壽宴上隻身殺沈三;家裏遭土匪後,一個人進到土匪窩宋家寨,與宋老虎談判;日本人占領熱河,霍嘯林以一對一決鬥的方式,殺死熱河日本司令青木,從日本人手裏奪回興隆縣城;並且成立“抗日救亡軍”,堅持抗日直至犧牲。從頭到尾,這些行為的變化,讓他自己和觀眾一步步的認識到他有一顆勇敢的心。這種孤膽英雄式的勇敢行為也許是環境逼出來的,但是,一顆勇敢的心和無所畏懼敢於直麵危難的勇敢的精神確是與生俱來的骨子裏就有的。
三、善
在中國的民族文化心理中,民眾共識的非善即惡的二元對立是非標準,直接影響觀眾在觀看一部電視劇時對劇中人物的第一判斷就是: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好人?霍嘯林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認可和喜愛,他的“善行天下”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善,指善良、友愛。一個人物做哪些事情是善行?無外乎以己之力幫助他人,使受益者在被幫助的過程中感受到愛,使施予者在施予過程中感受到自身價值的意義。霍嘯林成為老板後,給碼頭苦力定期改善夥食;在受到師傅劉瞎子的恩惠後,娶了師傅的瞎子女兒翠兒,並且好好照顧她;為了讓瑪利亞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和尊嚴,他不顧自己的名聲,名義上娶了瑪利亞,並且相繼以相似的方式救下了韓親仁的老婆和洋學生白雪,所有這一切,都源於霍嘯林骨子裏的善良,他不但有一顆勇敢的心,更是有一顆善行天下救助蒼生的善心,這也讓這一人物身上的英雄氣質更具有親和力,更容得到觀眾的認可。
《勇敢的心》中對霍嘯林這一人物形象塑造時,並沒有用以往的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中對主要英雄人物那種“高大全”的說教式的方法。霍嘯林完美理想人格的塑造,帶有很強的民間色彩和綠林好漢的影子。他的忠義精神很有《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意味,他的勇敢擔當精神和謀略又有著《林海雪原》中孤膽英雄楊子榮的膽識,這樣就把一個英雄人物民間化,而觀眾就是民間的群體,觀眾的集體心理期待恰恰就是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反應,這樣的處理,讓英雄走下神壇,正好迎合了觀眾對具有理想人格魅力人物的心理期待,又達到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的就是對民族精神和民族傳統的繼承和弘揚,而霍嘯林這樣集忠勇善於一身的精神特質與時代共鳴高度契合,這也就讓這一個虛構的藝術人物具有了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曾慶瑞.電視劇原理(第一卷):本質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