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中國早期動畫造型設計中的本土化元素(2 / 2)

此外,水墨文化的融入也不在少數。從其初現就在本土文化中占據了優越的地位。中國的水墨動畫在早期動畫發展史上也極具代表性。它的誕生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世界意義,這是對動畫在製作類型上做出的極大貢獻。例如:《牧笛》、《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等。

除了京劇與水墨文化外,還有一些其它的民間藝術元素也被融入到了動畫造型藝術中去。例如:民間年畫、剪紙藝術、皮影戲等。由此可見,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和形式多樣、材料豐富的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

二、角色的色彩搭配

中國民間的色彩體係,歸根溯源是受到“五行”觀念的影響,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各種形態都有其相對應的材質與顏色。由此誕生了中國傳統色係中的“白、青、黑、赤、黃”這五種主色,這也是中國傳統的色彩審美標準。這種配色標準,體現出了濃鬱的民族性與裝飾意味。而長久的生活經驗又賦予了色彩特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因而國人善用不同的色彩來暗喻不同品德的人,在戲曲臉譜中也以色彩作為區別不同身份、不同品格的人物的象征。

在傳統動畫的經典《大鬧天宮》中,孫悟空這一造型的色彩運用就以象征著正能量的顏色搭配為主。麵部中間的一大塊紅色,凸顯其忠勇的本質。而眼部的色彩搭配則比較細致,以綠色的眉毛加以金色的眼影,對比之下更顯其“火眼金睛”的特點。孫悟空那套常規服飾的色彩搭配也顯得極為傳統。這些對比度較強,純度較高的傳統色彩將角色造型的驍勇善戰、機智靈活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驕傲的將軍》裏,也同樣用傳統的紅、藍、綠等較為褒義的傳統配色方案構成了將軍的服飾,采用強烈的對比,賦予造型極強的裝飾意味,以此凸顯將軍的威猛。同時,也利用黃色渲染其臉部,反映出他性格中跋扈而暴躁的特征。

動畫片《哪吒鬧海》中的角色造型則是中國民間年畫的代表。因而在用色上也參照了傳統年畫的色彩搭配,即以紅色為主,配以色彩鮮明,飽和度較高的搭配,使角色造型看起來鮮亮喜慶,渲染出歡樂吉祥的氣氛。

而水墨動畫中的用色則完全參照了傳統山水的色彩技法,追求墨的濃淡與幹濕。在《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經典水墨動畫中,對於使用墨來取代純色,並適當的敷以淡彩的完美運用達到了極致。原本自然樸實的造型在墨色的襯托下更顯得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影片也因此散發出濃鬱的本土審美意境。通過不同角色造型的色彩搭配,使觀眾分辨出角色各自不同性格和身份,這便是傳統文化的精妙之所在。

縱觀中國藝術曆史長河,表現形式、技藝、技法亦或色彩都是多種多樣的。然而這種本土化元素的發掘也並非是盲目選擇,真正可以加以利用的是其中那些既具有典型民族風格且形式獨特的,又適合動畫藝術表現的文化元素。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研究與借鑒,將其從古老形態中剝離、提煉,再到升華,並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相融合,賦予其民族性及與時尚性,塑造形神兼備的動畫形象,才是中國動畫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