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白日焰火》之人物性格解讀(2 / 2)

正是梁誌軍對吳誌貞的守護,讓吳誌貞深陷命運的牢籠。他在幫助吳誌貞完成分屍、拋屍的時候總是那麼的冷靜、利落。他的理論是“我愛的人受到威脅,我消滅他,就沒有威脅了”。這種極端的行為將他塑造成了陰暗又單純的人物性格。在這癡愛與變態的背後,也暴露了梁誌軍是一個性無能者,他得不到的也不能讓別人擁有。從廣義上來講,梁誌軍的殺人行為可能是無意識的活動,但這種無意識裏的內在行為給吳誌貞帶來了一種束縛。

三、從人物關係塑造上

人物關係的安排是作家進行總體構思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直接影響到性格塑造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黑格爾在他的著作《美學》中不僅強調必須塑造“完整的性格”,同時還主張“從許多關係的整體中顯示”性格,指出了寫好人物關係對塑造性格的重要性。[3]在電影作品中,人物關係也是為人物性格服務的。

在電影《白日焰火》中,三位主要人物的關係推動了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也突顯了人物性格。這三位主要人物的關係可以理解為是“夫妻——情人——情敵”的人物關係模式。原本是夫妻關係的梁誌軍和吳誌貞,被迫當了“活死人”。在張自力與吳誌貞的情人關係中,存在著人物關係的二重性。張自力和吳誌貞初相識是因為多年前的一起碎屍案,他們一個是當時的警察,一個是“死者”的妻子;五年後因為另一起碎屍案倆人進一步相識,一個是過時的警察,另一個是犯罪嫌疑人。在張自力追查案件的過程中,吳誌貞是他的懷疑對象,也是他喜歡的女人,他希望從吳誌貞這裏得到欲望的發泄,也希望通過他的調查將案件查個水落石出。而吳誌貞在這段情人關係中是以張自力來滿足自己渴望的愛情,從而得到她所要的溫暖。這種人物關係的二重性,使人物之間產生一係列的糾葛,讓觀眾感受到了矛盾又複雜的人物內心世界。在張自力與梁誌軍的情敵關係中,兩人雖然沒有在劇中正麵交鋒,但是通過吳誌貞的牽引就能看出這兩個男人的性格,一個是冷酷果斷對愛忠貞,一個是公私分明對愛充滿欲望。作為情敵的關係,他們兩人在追查與被追查的情境裏,較量著膽識與智慧。這些人物的性格從許多關係的整體中被顯現,製造出人物衝突,反映人物的內在性格。

結語

電影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對於影片的成敗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作用,性格是一個人物的靈魂,隻有複雜的人物性格才能讓觀眾對影片有心靈上的碰撞。《白日焰火》中三位主要人物的各自性格對影片的發生發展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影片獲得票房和口碑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電影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對於電影成功影響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同時塑造的人物所表現出來的人性也是值得深思的。

參考文獻:

[1]木木.《白日焰火》腦燒的文藝片[N].錢江晚報(A0012):人文·華數,2014-06-07.

[2]新華網.《白日焰火》曝廖凡華彩舞片段 被讚“熊帝時刻” [EB/OL].(2014-03-12)[2014-09-15]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4-03/24/c_126305344.htm.

[3]陳世雄.人物關係與人物性格——讀黑格爾《美學》“人物性格”一節心得[J].廈門大學學報,1982(S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