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韓信拜將(下)(2 / 2)

劉邦的軺車正好停在壇前,劉邦站在軺車上,看著眾人,向上擺擺手:“都起來吧。”

“謝大王。”三軍將士紛紛起身,這時,劉邦走下軺車,帶著蕭何與酈商一起,向壇上走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酈商身上,他們仿佛已經嗅到,酈商將會是這次的大將軍,所有人帶著不甘,帶著蔑視,凝視著酈商。

隻有酈食其眯縫著眼睛,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弟弟就要拜將了嗎?

登壇拜將,古自有之,不過,這種殊榮,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

此時劉邦登上高壇,在壇上麵向三軍將士,他目光深冷,在所有人身上遊走,直到司禮官在壇前大喝:“拜將儀式,正式開始。”

一隊手捧托盤的親衛來到壇前,司禮官打頭,帶著親衛向壇上走去,直到來到壇頂,司禮官停住腳步,親衛們低頭站到一旁,這時,司禮官看向劉邦,拱手道:“大王,可以開始了嗎?”

“嗯。”劉邦點頭,司禮官回身看向三軍將士,大喝道:“有請韓信登壇。”

這一聲韓信,出乎了所有人預料,他們原本以為會是酈商,卻沒想到,酈商隻是一個陪襯,他是作為劉邦貼身護衛而來的,此時,在軍隊中,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一個小小的治栗校尉居然登上了拜將壇。

雖有人的目光不是羨慕,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嫉恨和不甘,他們想不通,劉邦如此費時費力,大張旗鼓,就是為了一個小小的治栗校尉而準備的嗎?

韓信此時走出軍陣,緩步登上高壇,來到劉邦身前,單膝跪地,拱手道:“末將韓信,見過大王。”

“韓信,你可願意做本王麾下,最忠心的大將?”

“末將願肝腦塗地,死而後已。”韓信朗聲喝道。

“你可願率領三軍將士,走出漢中,替本王開疆擴土,與群雄角逐中原嗎?”

“末將願意。”

劉邦滿意的點點頭,他看向一旁的司禮官,令道:“開始吧。”

司禮官從懷中拿出一份竹簡,展開後,麵向眾人朗聲念道:“寡人自入漢以來,未有一日忘卻關東之地,寡人出身楚人,不曾忘卻故土,寡人所帥之兵,乃關中與關東之兵,雖忠於寡人,卻難久居漢中,故此,寡人決議,揚兵北上,再奪關中,資三軍之眾,難以束縛,三軍之勇,需大將統領,方可戰必勝,攻必克,故此,寡人拜韓信為將,統帥三軍,克日興師……”

司禮官足足念了半個時辰,直到司禮官合上竹簡,三軍將士才單膝跪地,山呼道:“我等願為大王披堅執銳,死而後已。”

劉邦站在高台上,他看著眼前的韓信,朗然大笑道:“本王正式授你為漢大將軍。”

“謝大王。”韓信單膝跪地,拜謝,剛剛登壇的親衛拖著盤子走過來,在劉邦身前止步,劉邦從托盤內拿起將印,交給韓信:“從今天起,你將掌管三軍,不可有誤。”

“末將定不負大王期望。”

劉邦點點頭,又將斧鉞,纛旗等物交予韓信,最後,劉邦從懷中解下佩劍,遞給韓信,並麵向三軍將士,朗聲道:“本王佩劍在此,如果誰敢違抗韓信將領,可用此劍,先斬後奏,本王絕不怪罪韓信。”

“大王英名。”三軍將士齊聲呐喊。

儀式完畢,劉邦拉著韓信,來到高壇上的軟席上坐下,眾人紛紛退下,這時,劉邦笑問道:“韓將軍可談談北上事宜?”

“大王,末將曾在楚營,深得項莊將軍信任,已知道楚人已鐵鑄造兵器,此等兵器,長而韌,可以輕易砍斷銅劍,而如今,項莊將軍已拜東楚威王,他必然會把鐵劍大規模配備三軍,而西楚之地,項羽也會得到項莊資助,改良軍備,那時,我軍若再用銅劍,銅戈等兵器,必然吃虧。”

劉邦聽後不由一驚,急道:“若如此,如何是好?”

“大王莫慌,末將其實早已掌握冶鐵之術,又曾在邾縣結識咻屠,得他教授,學會如何冶煉鐵質兵器,隻要大王肯授權與我,再加關中鐵礦深厚,我可在數月內,組建部分強悍軍隊,至於全軍配備,他日恐怕需要時日,或者,可向楚國訂購,大王勿憂。”

“蜀中畢竟難以運輸,不妨以關中興建後勤基地,若何?”劉邦再問一句。

韓信點頭道:“這也是臣所憂慮之事,不過大王請放心,臣會布兵要塞,開拓直道,不出兩年,便可有更多的鐵礦源源不斷送往關中,漢國,必將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