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戰宛城(2 / 2)

聽到張良之策,劉邦不由拍手大笑道:“此計甚妙。”

一更天,楚軍柵門緩緩打開,一隊兩千人的楚軍騎兵隊匆匆繞過宛城,向南麵而去。

清晨,楚軍開始轉移駐地,大軍向西進發,在宛城以西三十裏下寨,遠離白河。

晌午,太陽高高掛起之時,宛城內忽然河水暴漲,漫過河道,向街中和居民區湧去,不久,大水漫過房屋,百姓們各自向山中避難,躲避洪水。

就在宛城被水淹沒不久,楚軍在西麵緩緩列陣,鼓聲再次回蕩在宛城上空,低沉的號角聲過後,楚軍再一次發動了對宛城的進攻。

百餘架雲梯搭上城頭,楚軍士兵呐喊著,向城頭殺去,城樓上,秦軍把優勢兵力全部集結在西城,用以抵抗楚軍,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秦軍多以民夫當作人盾,讓他們抵擋在最前線,而後才是秦軍士兵,舉著長戈大戟,猛戳登上城牆的楚軍。

城樓上,鄧齮看著城中被河水淹沒,他心中已然明了,乃命一名偏將趕往下遊,打開河道,而此時楚軍卻忽然殺來,使得鄧齮無暇顧及城中事務,隻能專注抵抗楚軍的猛烈進攻。

呐喊聲再一次響遍城頭,不少楚軍已經殺入了秦軍的防線,他們揮舞長矛,長劍在城牆上胡亂揮砍,慘叫聲接二連三,但很快,又一波秦軍支援而來,與楚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硝煙彌漫,大火吞噬了秦軍旗幟,不久,鄧齮親自率軍殺來,在西城,與楚軍展開激烈的搏鬥,楚將灌嬰手提長矛,率先殺向鄧齮,兩人你來我往,廝殺的極為慘烈,卻在城頭上,不知道是誰大喊一句:“洪水退了!”

一陣歡呼,秦軍士氣高昂,楚軍被秦軍壓製,剛剛奔上城頭的曹無傷還沒等站穩腳步,又被秦軍殺了回去。

灌嬰見楚軍被壓製,死傷越來越慘重,他也不便再與秦軍糾纏,隻得大叫一聲,殺出一條血路,從雲梯爬了回去。

這一戰,秦軍死傷慘重,三萬守軍此時已不足兩萬,又有五千傷兵已轉移到城中調養,如果再無援軍,鄧齮知道,自己堅持不了多久了。

此時楚軍收兵的鑼聲在城樓下回蕩,鄧齮下令秦軍清理戰場之後,來到城牆邊向下眺望,隻見楚軍大隊人馬如浪水般重重退去了,他心中的焦躁稍稍平息了不少。

不久,長史陳恢疾步走了過來,仿佛是看出了鄧齮心中的不安,陳恢來到近前,先是輕歎一聲,隨即問道:“大人可有退敵之計嗎?”

“若有退敵之計,我又何必如此費力守城?”鄧齮略顯不悅,他認為,陳恢這是在嘲笑自己,但很快,陳恢又歎道:“大人,楚軍雖然死傷慘重,但他們兵力卻是我們的數倍之多,若長此耗下去,宛城不保,若大人肯聽我一言,我可保武關無憂。”

聽到陳恢提起武關,鄧齮略顯詫異道:“是何計策?”

“放棄宛城,全力保守無關!”

“不行!絕對不能放棄宛城!”鄧齮不等陳恢說完,便一口回絕了陳恢,此時鄧齮再次凝望遠方,這一戰,他必須堅持下去。

陳恢見說不動鄧齮,隻得退而求其次,又勸阻道:“既然大人不願退守武關,我看,不妨向鄧縣求援,如果鄧縣肯出兵相助,我們尚有一絲勝算。”

鄧縣就是後來的襄陽偏北,這裏是南下的要路,擁有著守軍近兩萬,但鄧縣的守將,卻與鄧齮不和,兩人素來不相往來,這也是鄧齮不願向鄧縣乞援的原因之一。

此時鄧齮兩番回絕了陳恢的諫阻,陳恢知道,自己無論說什麼,都無法再勸動鄧齮,隻得苦笑著搖搖頭,拱手道:“既如此,卑職先退下了。”

陳恢走了,鄧齮把手中的劍收入劍鞘,此時城樓上秦軍士兵異常忙碌,一具具楚人屍體被拋下,而秦軍士兵的屍體,被統一集結在一起,準備運往山中掩埋。

一場戰役的結束將會預示著新的一戰即將打響,鄧齮回身看向陳恢離去的身影,如果按照他的勸阻,向鄧縣乞援,也許,真的可以兩麵夾擊楚軍,殺劉邦一個措手不及,可鄧齮畢竟放不下麵子,主動懇求鄧縣守將來援,思考了近半個時辰,鄧齮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拖著疲憊的身軀,鄧齮向城樓行去,幾名親隨想要上前攙扶鄧齮,卻被他拒絕了,走了幾步之後,不遠處響起了一群民夫的哭泣聲,鄧齮瞟了一眼人群聚集的地方,大恨道:“把他們都給老子趕走!”

親隨唱諾離去了,鄧齮凝神看向遠方,雖然這一仗自己打的極為艱難,但鄧齮相信,劉邦也不會比自己好多少,如果自己能夠再堅持下去,楚軍一定會退去的,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