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羋心稱王(2 / 2)

張良的提議,說到了很多人心坎中,尤其是項羽,他急忙起身拱手道:“對對對,我讚同叔父稱王!”

項梁其實也想做楚王,此時有人給了台階,項梁不得不擺出姿態:“我項家乃楚國將門之後,怎能篡位,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項梁連連擺手,一旁,項伯朗笑道:“二哥何必如此謹慎,自我項家江東起兵以來,大小戰役無數,收複楚地數不勝數,如今,楚人歸心,二哥何必猶豫?”

“請大將軍登王位……”所有人全部起身,拱手請命。

項梁還在猶豫,他在屋內往來踱步,權衡利弊,一旁,張良卻露出了難以察覺的詭笑,不久,張良的目光瞟了一眼劉邦,與劉邦皆會心的笑了。

項梁還在猶豫,登楚王,正名位,這個問題,項梁也曾想過無數次,可今天突然把這件事提到了議題上,項梁還真的有些拿不定主意,就在項梁往來踱步,不知該不該答應的時候,門外,又一名親隨快步走入,手裏拿著一個竹簡,遞給項梁,朗聲道:“門外有一老者,自稱範增,求見大將軍。”

項梁詫異,範增何人?

他接過竹簡,大概看了看,上麵隻有幾個字,‘仆為楚國興衰而來’。

項梁不禁詫異,為楚國興衰而來,莫非來人有妙策,可破秦軍?項梁不敢怠慢,立刻令道:“帶他進來!”

大概一盞茶的時間,範增被親隨帶入,他鶴發童顏,白發飄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者,但他身體極佳,走路也不是很費勁,在這個歲數裏,範增的體格算是不錯的了。

他走到項梁身前,拱手道:“仆範增,見過項梁大將軍。”

項梁見範增年歲已高,心中略顯輕視,但臉上卻不敢有半分顯露,拱手道:“範先生年事已高,請坐下聊。”

範增拱手道謝,親隨送來軟席,範增就坐,短暫的思索,範增直入主題,歎道:“大將軍,我今日來,是為楚王之事,親自拜訪,還望項梁大將軍聽我一言,可救楚國於危難,推翻秦國於水火,若大將軍執意稱王,敗亡在即。”

項梁聽範增有些危言聳聽,略顯不樂,詫異道:“範先生何出此言?”

範增看出了項梁的不悅,但他並沒有在意,隻沉聲道:“‘羋’姓王族,治理楚國已久,從當年蠻夷之邦,到後來的泱泱大國,再到爭奪中原的春秋五霸,又道沒落的戰國七雄,羋姓,已經深居楚人之心,不管是千代,萬代。”

“大將軍雖然擁兵數十萬,威震一方,戰將勇猛,謀臣詭譎,但想要已勇夫之身,取代王位,恐怕很難做到。”說到這,範增瞟一眼在座眾人,又繼續道:“況且,章邯擁兵四十萬,聲勢浩大,將士效死,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拿下,而且,章邯名正言順,奉王命已討不臣,而大將軍,一旦自封為王,性質變了,將士們得知大將軍隻為篡奪王位,而號召四方,各路聯軍裹足不前,將士們歸心似箭,那時,大將軍已殘破之軍,對陣秦軍四十萬精銳,勝算能有幾何?”

範增的話,極為有理,項梁心下略顯慚愧,這時,範增又道:“仆這次來,是因為知道一位楚國王族之後,可奉為楚王,已定人心,人心穩則國力強,國力強則楚地安,楚地安則軍威振,軍威振則士氣可用,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範增的話,再一次打動項梁,此時,項梁已不再去想稱王之事,範增的一席話,已徹底改變項梁內心的想法,沉默半響,項梁親自走到範增身前,深施一禮:“多謝先生教誨,我願拜先生為軍師,還請先生莫辭勞苦,替本將請回楚王殿下。”

孺子可教,範增很滿意項梁態度,他這次來,也是為了已楚王來做晉升之禮,投效楚軍,此時項梁相求,範增不禁回禮笑道:”大將軍不棄,我願追隨楚軍。”

。。。。。。

數日後,範增帶著劉邦,項羽率軍五百,迎回了流落民間已久的楚王之後,他名叫羋心,曾在地主家給人放羊,直到範增拜訪項梁之後,羋心的命運才得就此改變。

薛縣北麵,楚軍築起一壇,雕刻璽綬,王冕等物,羋心在眾人的簇擁下,登壇繼位,號為楚懷王,並在當日,冊封項梁為武安君,範增為參謀,項羽,劉邦,項莊,項伯等等數十人為將,並在同一天,羋心任命陳嬰為上柱國,輔助自己,處置國事,定都盱眙。

楚國自此走上了正統的舞台,數日後,項梁擬定進兵計劃,彙報楚懷王的時候,張良借機稟告羋心,想要光複韓地,側應楚軍,羋心乃命張良為韓相,輔佐韓國王族之後韓成為王,收複韓地。

張良離去後三天,羋心與上柱國陳嬰率眾東進,向都城盱眙進發,這時,項梁也準備好西進,決定與章邯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