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趙歇稱王(2 / 2)

“我不是這個意思……”李左車話沒說完,張耳已擺擺手,打斷李左車後麵的話,繼續道:“若我們連大王的血海深仇都不能報,恐怕信都城內的數萬兵馬,都將會寒心,一人散牽動百人散,甚至是千人散,萬人散,那時,趙國失了民心,還如何誅殺李良?”

說到這,張耳頓住了話頭,他凝神看了看眾人,繼續道:“我們不妨聯合燕國,合兵一處,討//伐李良,邯鄲可破!”

“不可不可!”申陽走出,擺擺手道:“此事萬萬不可!”

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申陽,張耳也略顯不悅,這時,申陽已來到眾人麵前,歎道:“一家之亂,何須外人過問?”

申陽這句話,在指責張耳不應該把燕國也遷進來,此時,不等張耳開口辯駁,申陽已繼續說道:“張耳丞相與陳餘大將軍二人,已是我趙國的政治核心,軍方的代表,他們的決定,關乎趙國未來的命運,所以,請聽我一言。”

見大家停止了各自的議論,紛紛把目光投向自己,申陽乃繼續說道:“此時,趙國就如無頭的龍,漫無目的的在空中翱翔,若能訪立曾經趙國王族的後人來接管趙國,必然士氣高漲,將士效死,那時,趙地可不戰而定,何愁區區李良呢?”

“訪立趙國後人?”所有人如炸了鍋的螞蟻議論紛紛,不知是誰最先開口,喊道:“我支持安國君的建議。”

“我也支持!”

“我們本來就是趙人,訪立故主,我沒意見!”

張耳陳餘見申陽說中了大家的心思,況且,二人本就是魏人,在趙國本沒有太大的威望,也許,訪立趙國後人是最好的選擇,二人又沉思許久,最終,各自點頭。

張耳拿起桌上的銅劍,令道:“陳餘大將軍繼續募兵,嚴守城池,我決定,親自訪求趙國後人,我發誓,若不能帶回趙國後人,終身不歸!”

。。。。。。

眨眼間,半個多月過去了,此時,信都城已經從邯鄲失守的混亂中擺脫出來,軍隊編製統一,城防嚴密。

李良也曾多次窺探信都,想要消滅這裏的趙軍主力,然後揮兵繼進,陸續收複趙地,而且,他早有投降秦軍的打算,隻是,眼下李良實力尚弱,不得不日日征兵,嚴加訓練。

雙方實力相當,誰也不率先挑起戰爭,此時,信都的城樓上,陳餘帶著李左車等眾將巡查著滾木雷石等守城武器。

三萬支羽箭也陸陸續續搬運到城頭,可以說,大戰隨時會拉開序幕,但張耳離去半月之久,沒有半點音信,這讓陳餘心中多少有些擔憂。

但陳餘心中更擔憂的,卻是趙國的未來,他不知道,趙國若尋不到曾經王族的後人,會不會再次發生政見不和,一個國家,最怕的,就是出現分歧。

此時陳餘等人來到一處物品屯放區,陳餘打開一支木箱子,拿出一支羽箭,仔細打量一番,羽箭做工精細,陳餘很滿意,他不由笑著點了點頭,這時,一名士兵急步跑來,朗笑道:“將軍,丞相大人回來了。”

陳餘聽後,不禁爽然大笑,回頭對眾人道:“走,隨我去看看。”

城門外,一隊馬車正緩緩駛來,大約有二十餘人,衣著華麗,護衛在車隊兩旁,不久,信都城門緩緩打開,不遠處,陳餘帶著百餘名親隨和眾將疾馳而來,向車隊迎去。

很快,兩支隊伍相遇,車隊漸漸停止了前進,這時,為首的一輛車簾被掀開,張耳大笑著走出,拱手道:“諸位,許久不見,你們一向可好?”

見果然是張耳,陳餘不禁大笑著迎了上去:“耳兄,你可讓我們好等。”

就在眾人各自見禮,大笑著交談的時候,城內又有一波人奔出,為首之人乃是安國君申陽,不久,他們來到張耳等人身前,彼此見禮,這時,位於後麵的馬車也被掀開了車簾,一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走出,他深深的給眾人施一禮:“在下趙歇,見過諸位大人。”

“趙歇?”短暫的驚愕,眾人這才反應過來,趙姓是趙國曾經的國姓,此時眼前之人,一定是張耳巡回來接替武臣之位,重掌趙國的新君主,想到這一層,眾人紛紛施禮:“見過大王。”

三天後,趙軍在信都北築壇,扶立趙歇為趙王,封張耳為丞相,陳餘為大將軍,申陽為上大夫,李左車為中郎將,就信都訓練兵馬,準備討//伐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