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蒯徹遊說(下)(2 / 2)

“哦?此人有這般本事嗎?”武臣不禁朗笑,此時他的目光已落在張耳和陳餘身上,二人也略顯驚訝,皆不相信,此人有這般本事嗎?

短暫的沉默,陳餘笑道:“若此人真有此等本事,定是可用之才,武信君何妨將他收攏幕下,他日當可重用。”

武臣也正有此意,他朗聲令道:“帶他來見我吧。”

不多時,親隨帶著一個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入,青年男子來到武臣麵前,拱手說道:“在下蒯徹,見過大將軍。”

武臣見蒯徹舉止不凡,心中有了好感,指著一旁的軟席,笑道:“先生遠道而來,不妨先坐下歇歇。”

“謝大將軍。”蒯徹行一禮,來到軟席上坐下,這時,他看了看屋內其餘兩人,不由笑問道:“這二位是?”

武臣指著二人笑道:“他們是我的謀士兼將軍,一個叫張耳,一個叫陳餘。”

蒯徹急忙給二人見禮,笑道:“早聞大名,今日才得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二人也回禮,這時,兩名親隨端來四杯茶水,分別放在眾人麵前,幾個人各自拿著茶杯,喝了幾口,蒯徹也借著喝茶的機會,暗思說詞,不久,他笑道:“我這次來,有妙計獻上大將軍,能夠頃刻間,蕩平廣陽郡,揮軍邯鄲,不知將軍願聽否?”

“哈哈哈,求之不得,還請先生賜教。”武臣擺出低姿態,向蒯徹問計。

蒯徹略作思索,笑道:“將軍一路北上,可曾有郡縣大規模抵抗?可曾有郡縣慕名而降?”

武臣略作沉思,朗笑道:“似乎,都是百姓們自發組織,戕郡守,殺官吏,獻城投降,秦軍似乎,沒有願意投降的,而且,更別說抵抗了,他們恨不得鏟除我們才算痛快。”

蒯徹見武臣直言不諱,不禁大笑,笑聲過後,蒯徹雙眼微眯,直視武臣,問道:“將軍可知其中原因?”

武臣思索片刻,略顯無奈的搖了搖頭,蒯徹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起身大笑道:“恕我直言,將軍所過之處,秦吏必死無疑,百姓思念故國,又恨秦軍這些年蠻橫,欺壓,征稅,苦徭,如此,他們必然會公然響應將軍,但秦軍卻不敢響應,其中利害關係在於,他們降是死,不降亦死,何不拚死一戰,尚可保全城池?”

蒯徹之言,別出心裁,這倒是眾人從沒有想過的問題,武臣,張耳,陳餘等都陷入了沉思,這時,蒯徹又道:“如果將軍能夠赦免秦將,秦將感恩戴德,必然投效將軍,若能保其官爵,各城守吏,還有何心與將軍為敵?那時,趙地可兵不血刃,一股拿下,將軍在回軍邯鄲,何愁趙地不平,天下不定?”

武臣對蒯徹的話動心了,他起身在屋內徘徊,許久之後,他斜睨一眼張耳和陳餘,二人皆默默點頭,武臣這才朗笑道:“先生願為我走一趟嗎?”

“願為將軍效勞!”蒯徹拱手起身,這時,武臣又道:“我會準備歸德侯印信,旗幟,高車駟馬,請先生為我遊說範陽令,若他肯投降,我當禮待,並複他原職,高車駟馬,封侯一方,可好?”

“好是好,若將軍能任用範陽令為前驅,讓各地官員能夠看到將軍的誠意,我想,各地守軍必會爭先恐後,來投將軍。”蒯徹又道。

武臣大笑道:“一切聽先生的!”

。。。。。。

清晨,範陽城下,浩浩蕩蕩的張楚軍排著整齊的隊伍,向範陽進發,在城樓上,已高掛白旗,這是範陽軍投降的旗幟。

此時,範陽令徐公已反綁雙手,背頂荊棘,走出城門,在他身後,是範陽縣大小官員,在他對麵,門旗開處,武臣帶著眾將馭馬而出。

很快,徐公來到武臣身前,武臣急忙下馬,親自替徐公解下繩索,拿下荊棘,好言撫//慰道:“徐公何必如此,以後,我當任用徐公鎮守範陽,永為後盾。”

徐公感激涕零,單膝跪地,拱手下拜:“願聽大將軍號令。”

武臣滿意點頭,從親隨手中接過歸德侯印信,交給徐公,朗笑道:“你以後,就是歸德侯,鎮守廣陽郡便由你負責!”

徐公大喜,接過印信,回身看向範陽,朗聲令道:“擂鼓,奏樂,歡迎大將軍入城!”

。。。。。。

三天後,徐公親自乘坐高車駟馬,率領三千先鋒軍,向涿縣進兵,武臣率領主力部隊繼進,沿途縣城,無不乞降,就連涿縣,也兵不血刃,被張楚軍占領。

張楚軍在涿縣建立了穩固的防禦,武臣於半月後,在整頓軍馬之後,下令南下,正式向邯鄲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