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小平於1953年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親曾是江西省有名的律師。年幼時,餘小平父親被打成“反革命”,全家被迫一起下放到宜春市下屬的奉新縣。餘小平跟隨父母來到奉新,並在這裏長大。奉新縣明末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的故鄉,是個地處贛西北部的小縣(縣城距省會南昌60公裏),人口僅20餘萬,林地麵積達165.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因此,縣裏有不少林場和農場。文革期間,餘小平也經曆了上山下鄉熱潮,在當地一所農場當知青。就是在這個農場裏,他與後來的妻子朱曉梅相識相戀。在奉新,餘小平一呆就是十年,直到高考恢複以後的1979年,餘小平考入江西師大中文係,才離開奉新農村。畢業後,他先是在奉新一中教語文。其後,趕上幹部“四化”形勢,餘小平被當時的縣委書記看中,做了他的秘書,從此平步青雲,很快就被任命為縣委辦主任(正科)。此後,相繼擔任縣級市的宜春市(現在的宜春市袁州區)副市長、副書記(副處),宜春市下屬的縣級市樟樹市的市長、市委書記(正處),江西省農辦副主任(副廳),上饒市市長、市委書記(正廳)。他還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上饒的幹部對餘小平的評價比較一致:口才好,能幾個小時不用講稿;邏輯思維強,講話無廢話;對數字熟稔於心,如數家珍;精明能幹,點子多,作風硬朗,對下屬頗為嚴厲,人人懼之。有人認為,他是上饒市曆任市委書記裏最強的。
當然,也有另一種聲音是:深諳為官之道,惟上,對下高傲輕怠,“殺氣”重。
上饒一位工作人員說,“他是一個工作狂”。餘小平有時深夜一兩點鍾還會打電話給下屬安排工作,他自己也經常在深夜一兩點突然“殺”回辦公室。
2、與個體老板黃春發的親密接觸。
關於餘小平的自殺原因,比較集中的看法是:他與在上饒圈地搞房地產開發的春來集團有瓜葛。春來集團老總黃春發年紀很輕,但與餘小平關係很鐵,在上饒是個重量級人物。但是,餘小平自殺前的一天,黃春發攜款外逃了。因此,黃春發這個人的前前後後,不能不說。
春來集團董事長黃春發是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曾莊村人。這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幾年來,大約有400多人在外經商、務工,黃春發兄妹三人也在其中,並且最有成就。曾莊村所在的南安市水頭鎮,是中國著名的建材之鄉,像中國的溫州一樣,南安據稱有10萬供銷大軍活躍在全國。
黃春發生於1973年3月21日,跟隨他經商的妹妹黃明月則生於1975年2月6日。此外他們還有兩個妹妹。黃春發初中畢業十幾歲就跟隨父母出去做生意,賣過瓷磚、建材。而黃春發的另外兩個妹妹小學剛讀完就離開家鄉了。
外逃時年僅三十歲的黃春發說話聲音細細的,給人的感覺有些男相女聲,說話不夠理直氣壯。但是,由於他長年在外闖蕩,掌握了一套與官場人士交易的鑽營之道,因此,把生意做得越來越大。黃春發在1990年後就出外經商,先是在湖南搞煤炭貿易,後來大概是因為生意不好,就轉到江西發展。1997年以前,黃春發每年都要回家幾次。但此後,隻有到春節,全家人才回家一次。因此,黃春發的房子是全村最高的,但同時也是全村最空的。
黃春發在江西的投資始於宜春,而餘小平曾是宜春的副市長、副書記。黃春發本來做的是石料生意,但在大京九加油城項目上發跡。之前,黃在一家加油站打工,後於1995年在樟樹以個人名義投資興建大京九加油城。由於政策傾斜生意紅火,年獲利數百萬元。當時,由粵入贛,大京九加油城是最大的一個加油站,總共有16台加油機、10車道。雖然對麵就有中石油的一個站點,但生意一直不如大京九。大京九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政策優惠,因為在105國道上大京九加油城的一幅巨型廣告上就寫著“樟樹市政府采購定點加油單位”的字樣。大京九加油城1995年興建時占地40畝,土地轉讓價格是2萬元/畝,按當時的市場價,土地出讓價格應在20萬/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