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貪婪情婦扳倒海軍副司令(3)(2 / 2)

近年來,軍隊和地方一樣,也屢有貪官出現。但是,像王守業這樣中將級的“碩鼠”尚屬首次發現。更讓人吃驚的是,在國防資金緊缺之際,王守業以權謀私,將軍隊建設資金化公為私,竊入私囊,著實可惡。

在這之前,外界盛傳王守業在接受調查之初曾有自殺之舉,有關部門在調查時從北京、南京的兩處寓所搜出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現金等說法,盡管有些並非屬實,但是,王守業涉案資金之巨確實讓人震驚。由此,我們不能不為軍隊建設資金甚至整個國防資金的安全擔心。

不久前,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在談到王守業案件時也指出,後勤管理方麵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比如有些經費、物資的投向投量還不夠科學,有的管理人員在批錢批物批項目中隨意性還比較大,在物資采購、工程招標、資金管理和房地產出租轉讓中沒有嚴格按規定辦事,還有的幹部急功近利,搞麵子工程。”

加強監督管理的舉措中,重要的一項便是審計監督。

我軍設立專門的審計係統,始於1985年,僅比1983年成立的國家審計署晚了兩年。當初成立時,名為中央軍委審計局,各大軍區也成立了審計局。90年代初,中央軍委審計局改為解放軍審計署,編製在軍委,由總後勤部代為管理。2004年年底,經中央軍委批準,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聯合頒布了《軍隊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規定》。該《規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實施,軍隊團級以上單位和機關部門負有經濟責任的領導幹部,都要按規定接受審計。2005年7月20日,經中央軍委批準,全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在北京成立,由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擔任小組組長,成員來自解放軍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領導小組將全麵指導軍隊領導幹部經濟責任的審計工作,重點在於強化對各級領導幹部的監督。

廖錫龍上將說,軍隊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中級領導幹部的經濟權力越來越大,“如何加強監督製約,促使領導幹部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使用軍事資源,從機製和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已成為我黨我軍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

據悉,在今後5年內全軍將審計領導幹部4000名以上,其中軍職領導不少於100名。廖錫龍介紹,今年計劃審計各級領導幹部983名,其中包括軍職26名,師職135名,團職822名。截至6月底,全軍已對639名團以上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實施了審計,並根據審計結果對相關人員分別予以晉升、降職、撤職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總後勤部的公開資料顯示,全軍現已推行預算製度改革,並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共審計單位和項目7.7萬個,取得直接經濟效益68億元。

社會各界認為,我軍加強各級領導幹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必能促進軍隊的發展建設,從而更好地保障國家安全。

與此同時,今年3月全國“兩會”前夕,由中央軍委頒發的《建立健全軍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實施意見》,已將反腐納入軍隊“十一五”規劃之中。

通過一些大要案的查處,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建章立製,發揮查案的治本功能,這正是查辦案件的應有之舉。因此,我們相信,隨著反腐敗鬥爭的不斷深入,軍隊的黨風建設和紀律建設必將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我們的軍隊和國防也會真正地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