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郭光允與其苦鬥八年不尋常。
中紀委2003年8月8日的通報中提到程維高的五大問題之一是:“利用職權,對如實舉報其問題的郭光允同誌進行打擊報複。”消息發布後,新華網等各大網站一下子熱鬧起來了:“郭光允是誰?”“誰有郭光允的消息?”
“反腐英雄郭光允”很快成為網友們公認的封號。然後,媒體多日來一片沉寂,沒有能介紹一下國人關心的郭光允事跡。事實證明,采訪郭光允需要時間,幾日後,有關郭光允的報道漸漸多了起來。
出身貧寒的郭光允1961年考上上海同濟大學。他秉性剛直,一直夢想著以自己的才華報效祖國。然而,他的耿直也為他屢屢帶來了磨難和不幸。1966年大學畢業後,沒過幾個月就被定性為反對“文化大革命”而下放勞動,這一幹就是4年11個月。最後,還是因為出身好,重新被分到湖北荊州的建設局工作。1973年調到石家莊建委工作,又因為舉報程維高的問題而被開除黨籍,勞教2年。
從郭光允第一次寫匿名信反映程維高違紀問題的1995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時間。一個石家莊建委的科級幹部和一個省級領導在違紀和腐敗問題上的較量也持續了8年。
現在的事實非常清楚,南京二建與“程家”的關係非比尋常。因而,郭光允與程維高的鬥爭從某種角度上說,也真是類似於“雞蛋碰石頭”甚至有“蚍蜉撼樹”的感覺。河北建築業內的人士對此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河北城市建設幾乎所有大工程都給南京二建包了。”1992年造價6億元的東方購物中心,沒有經過招投標就直接交由南京二建承建;1996的裕彤體育場,承建人也是南京二建。更具戲劇性的是1992年開始籌建的南三條市場,由原大野集團總經理的盧鷹開發,也是交給南京二建。盧早年間為《中國青年報》駐站記者,後曾掛職《中華工商時報》,先後在福建、河北經營公司。據了解到河北後與原單位“脫鉤”。這是其涉足房地產後的首個大工程。一開始就因賣給用戶的鋪位麵積不足而引發糾紛,加上後續資金不足,工程三上三下。負責開發的盧鷹也因向李真行賄被判刑。來自權威部門的資料證實,南京二建從1992年以來,承攬石家莊市工程總造價在15億元以上。吳儒生曾任河北省建委副主任,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全市做了一次大檢查,認為南京二建大量超過規定攬活。當時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為了確保工程的進度和質量,每個建築公司人均攬活不能超過70平方米,而南京二建人均承攬工程量超標十幾倍。不久,吳被從省會調至承德任副市長。
壟斷性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同行的破產和滅亡。南京二建有著程維高作後台,它的存在簡直就是一種巨無霸似的壟斷。由此而引起了幾乎整個河北建築行業的不滿。從河北省建委、河北省建築總公司到河北四建集團的領導層,屢屢有人發表不同意見。那些提意見的人可能也隻看到了壟斷的表麵性,不知道這種壟斷的後台有多硬、根子有多深。於是,反對過南京二建的人都在1995年前後離開了建築係統。或者被調離,或者幹脆就被免職。強,河北省建委工程監理處的一位處長因公開反對重大工程暗箱操作,程維高讓當時的省建委主任靳慶和免掉那個處長,靳慶和沒有執行。不久,靳慶和本人被冠以“住房超標”的問題而被解職。原河北省建築總公司總經理李震國、河北四建集團總經理趙玉忠都因此先後被調離。
這些官場失意的人,可能在丟官時還摸不著頭腦。事實上,郭光允開始頻頻提意見時,同樣不知道自己最終會與程維高扯上關係。而這一切,同樣都是因為南京二建。
但在許多年後,郭光允回憶往事時,還是找出了南京二建與程維高的種種關聯。1990年,程維高從河南調河北擔任省長。給程維高裝修住房的是南京二建的人,房子裝修了兩個月。郭光允時任石家莊市建委工程處處長,當時南京二建的經理輾轉找到郭,發現他們是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的校友。於是,這個校友先後5次提出要把郭光允介紹給程維高,讓兩人拉上關係。但郭光允一直沒有答應去高攀程維高,於是南京二建的人轉而又為時任石家市建委主任的李山林(已被判刑)牽線搭橋,李山林順勢而上,攀上程維高。自此,李山林膽子更大,撈取各種工程好處也就越發明目張膽。而且有人幾次看見程維高的秘書李真親自到建委找李山林談工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