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塞尚那裏得到啟示
在對塞尚的研究中,我發現自己的畫麵是一片混亂,在作畫的過程中仍然停留在膚淺的表麵,對色彩和形的感受是寥寥無幾。大師是對客觀物象的提煉,而我則是照搬。
塞尚畫作中色彩與形的結合,以及用色彩拉開空間關係,表現大自然的深度,這一點讓我得知在油畫色彩中不能完全依靠素描關係,而是運用色彩冷暖和飽和度來體現。塞尚是以色相的變化來拉深畫麵的空間,看到這一點的我像是在迷失的航船上看到了一處燈塔,從中找到了色彩繪畫的方向。在畫中不能隻憑借直觀的色彩去描繪,它應該是經過提煉帶有理性的色彩。在對物體不斷觀察中憑借眼睛對色彩的觸摸進行準確判斷,根據色彩的對比來表現物體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體積是以色麵的形式體現的;空間是因色相而進退;用色彩的冷暖塑造立體感。色彩的存在是為了物體的形與關係,而我畫畫的時候很少考慮到物體的形,畫上去的僅僅是那一筆顏色而已。塞尚用色彩塑造形體,每個物體都是堅固結實的,從他的作品看景物描繪的很簡約,賦有意味,加之以幾何形的語言進行描繪加強了畫麵的結構形式,我從中體會到了麵與體積,一個圓形可以是一個麵,也可以是一個體積,我們可以用色彩將它表現成一個麵,也可以用色彩把它表現為一個體積,像是一個削了皮的蘋果,是由無數個麵構成,每一個麵都有物體固定的色彩。塞尚繪畫的形式結構是體積、色彩、線條等所組成的綜合的情感表達,形式結構是塞尚繪畫中極具感受和個性的語言,他並不是被動的再現客觀的事物,是根據自己的探索做了形式上的提煉,而我在畫畫的時沒有思考構成畫麵的這些基本的元素。
參考文獻:
[1]、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塞尚》[M].河北教育出版社
[2]、 王端延.靜沐西風——西方藝術論說.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1.第1版.
[3]、 劉麗霞.塞尚繪畫藝術嚐試闡釋〔碩士學位論文〕.陝西師範大學,2004.
[4]、王廣德.《世界名畫家全集》[D],山西教育出版社.
[5]、尤昭良.《塞尚與伯格森》[M]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曹洪波.第26卷第2期綏化學院學報2006年4月
[7]、楊身源.張弘昕.西方畫論輯要[D].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0.
[8]、 吳曉琳.《塞尚油畫構成因素的分析》見《裝飾》2005年9月第1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