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父母怎樣教,孩子才肯學(2)(1 / 3)

孩子認識到他好好學習並得到好成績能換取爸媽心情的安慰和賞識,他自己的內心也將受到鼓舞,更願意用努力的方式給自己、給父母親帶來歡樂,當然父母不必故意宣示對孩子學習的喜愛,應當以自然的態度為準,否則就會使孩子產生很大的壓力。所以,對於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不管他多微小,父母都應自然地為之表現出自豪、欣慰的情緒,使孩子感到他的努力是值得的,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

另外,父母評價孩子的成績時要縱向比較,比如孩子上次考得不好,但這次相對來說考好了,那麼孩子就會認識到自己努力的重要性。而不是橫向比較,比如一些心急的家長一看到孩子的成績單,總是拿隔壁鄰居家的小孩或者班上其他優秀者對比,甚至猛烈批評他們,孩子受到打擊,毫無努力後的快樂感和自豪感,嚴重時還會使孩子產生沒有出路的想法,於是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因此,要注意孩子本身的進步,不要拿別人的成績來對比孩子的進步。

父母要發現、引導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壓抑,上述辦法都是順應孩子天性的方法,試一試,相信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培養最了不起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被你無情地扼殺之後,那麼他將變得沒有任何問題,也不會整天圍著你問這問那,這證明你是最不稱職的父母。你要知道,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問問題!

擁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學習本能之一,特別在兒童階段,有些事孩子往往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甚至使大人們因回答不出來而顯得非常窘迫。這恰巧是兒童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求知欲的體現,如果父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幫助孩子增長知識的一種良機。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問則是孩子求知欲發達的標誌。但是對於孩子的求知欲,很多父母在無意中將之毀滅。對孩子很多的提問,有些家長很惱火,置之不理;有的不做聲,一走了之;有的哄哄孩子,就此敷衍將之打發了;甚至被惹急的父母幹脆往孩子屁股上打兩巴掌。這些做法明顯極為不科學,它歪曲了孩子的本能,挫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家長的嗬護。孩子常常問一些怪問題,例如中東是不是屬於中國的;蔣介石是不是比花崗岩堅硬;把新聞聯播的“據悉”誤聽成“巨蜥”後,問父母每次看新聞怎麼就不見蜥蜴呢,等等。雖然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非常可笑,但這一切都是孩子的好奇心和人類本能的學習欲望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如果父母或者成人以嘲笑應對,孩子將變得不敢問問題,對自己的問題存在戒心,慢慢地求知欲就會淡下去。

求知欲是孩子在以後的正常學習中繼續主動探索的根本動力,所以,為孩子的長遠著想,父母需要珍惜孩子的這一本能。每個孩子都具備求知本能,發生刨根問底的追問父母的情形,幾乎在所有的家庭裏都發生過。那麼我們怎麼去保護和引導孩子的求知本能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心和耐心。

父母不僅要理解、尊重孩子的“追問”,而且還要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此驅動孩子的求知欲,比如,在晚上的月光下帶著孩子散步,你指著天上的月亮問孩子:“你知道天上的月亮為什麼跟著我們走嗎?”如果孩子開始不知道,當他注意到這個現象時,他一定會驚奇。此時,再引導孩子去搜索答案或者告訴孩子一些原理,那麼孩子的知識就能記得很牢固了。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時,要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千萬不可用譏笑或者無所謂的態度打壓孩子的本能,使他們把問題都“爛在肚子裏”,這對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是不利的。

不要認為“好問”是教育中的小事,這些小事可以決定孩子學習的優劣,決定孩子是否善於獨立思考。因為好奇心能促使孩子學會質疑,學習需要懷疑的精神。潤物細無聲,孩子的成才不會在一刻鍾內實現,知識要一步一步積累和體會,要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脫穎而出,離不開父母的耐心解釋和引導,滿足孩子的求知本能,使他們日有所知,每天都在進步。

如果孩子對某樣事物產生了好奇心,此刻正是教育孩子,將孩子引入到學習中去的最佳時刻。好奇心中隱藏著孩子的興趣,興趣才是成功的老師。家長應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其求知欲望,並將之轉化到正式的學習當中去,這不僅使教育變得更簡單,還能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威廉6歲的時候因為感冒住進了醫院,這天當威廉正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媽媽帶著威廉的叔叔來看他。威廉的叔叔喜歡探險,曾經到過非洲、印度等地方。威廉叔叔為了給威廉一個驚喜,給威廉帶來一個小禮物,說話間叔叔就從包裏掏出一個圓形的、像鍾一樣的東西。小威廉非常驚奇地說:“呀,這個鍾怎麼隻有一根針呢?”叔叔說:“這可不是鍾,是羅盤,又叫指南針。”“哦,原來這就是羅盤,我聽媽媽說過,哎呀,太奇妙了。怎麼這針隻指一個方向啊?”叔叔於是給他講了地球的磁場與地理方向的知識。於是,“我們屋子裏也有磁力嗎?”“磁力是怎麼產生的?”“空間又是什麼?”等等一些問題把威廉叔叔問得額頭直冒汗,當叔叔不能回答他時,威廉很失望,隻好繼續擺弄那個羅盤。而站在一旁的媽媽卻看到了這正是培養威廉想像力、讓他獲取物理知識的好時機。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於是媽媽趁著威廉叔叔在此度假的時間,給威廉準備了很多物理學方麵的書籍,並一點一滴教會了威廉所問的那些問題。沒多久,威廉竟然完全掌握了羅盤的原理,並掌握了相對他年齡來說還很高深的物理學知識。事實上,威廉在以後的數學與物理學方麵的領悟能力總是比同齡孩子高出許多,這完全是這個媽媽努力保護孩子好奇心的結果。威廉的媽媽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效果的確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