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之變後,我大燕淪喪大片國土,又因草原馬場流失,鐵騎自此一蹶不振。曆朝下來,邊疆之地,我堂堂大燕竟淪落成了那些野蠻之民打草穀的地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為了邊疆那短暫的和平,我大燕又付出了多少代價,次次和親,甚至換了名目的年年進貢!泱泱大國的臉麵何在啊!”
嘩!發起來怒來的姬欽灝幹脆將龍案上的東西一掃而空。六位朝廷大員全都噤若寒蟬地起身站立,帶上白燁一塊兒,垂著頭,連聲大氣都不敢喘。
而到現在,紀雲等人也發現了,被召到這紫宸殿來的人除了個個都算那股肱之臣外,在朝堂上,針對那由前蒙古分裂出來的金、遼、元三國,在場的就算不主戰,也是每每就事論事,根本就沒有主和派人的存在。
“皇上,收服幽州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幾代先皇好不容易爭得時間休養生息、恢複國力,若是為了一個幽州而於北方各族開戰,一個不好,說不定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幽州一地了。”楊庭玉組織著語言小心翼翼道。
“楊尚書,你的意思是我大燕朝的將士不堪一戰了!”藥知節擰著眉毛不悅地插了句話。
“本官並無此意。”楊庭玉看了藥知節一眼,又轉朝姬欽灝行禮道,“皇上,蒙古三分,幽州一地同樣被化成三塊,若想收服幽州,必得與三國開戰。最後就算是收服了幽州,我朝也必定是傾那全國之力,邊疆一帶的主力會因此役而抽調而空,倘若此三國乘虛而入,戰火必將延綿數千裏。皇上,得不償失啊。”
楊庭玉停下潤了片刻嗓子,又急忙往下道:“微臣不主戰也不主和,畢竟幽州之變乃大燕的切膚之痛,收服失地是整個大燕所有百姓心心念念之事。但這,真的急不來。我們必須借穩住北方三國的機會,發展自身,待國力鼎盛之時,再來一戰定乾坤。”
“楊大人言之有理。此時開戰確實不妥。”紀雲接話道。
“皇上,您瞧著……”和似坤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幾步,揀起那地上的東西,一臉媚笑地擺回了龍案上。
“退下!”姬欽灝黑著臉嗬斥道。和似坤趕緊應了聲是,一溜煙地跑回原先地位置站著。
“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眼下確實不宜輕起戰端,幽州一事需從長計議,步步為營。皇上,這篇《六國論》絕對不能流傳出去。若是被有心人識得,一番挑撥離間,唯恐邊疆不穩啊。”蕭敬毅也在這會兒開口道。
“這些,朕都知道,隻是咽不下心中這口氣。”發泄過的姬欽灝也冷靜下來了,有些頹廢地跌坐回龍椅上。
“皇上。”李驍、藥知節、和似坤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不約而同地往前跨出一步。三人也因此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地拜道:“倘若皇上有命,我等必為皇上提領大軍、奔赴沙場,浴血奮戰、馬革裹屍!不得幽州誓不回朝!”
“諸位愛卿,有心了。到那時,朕就算不能禦駕親征,也必派皇子代朕而戰。”姬欽灝虛抬右手以示欣慰。
感動嗎?感動。可那又有何用呢!紫宸殿裏的氣氛一度十分壓抑,都快有些令人喘不過氣來了。
“咳。”是紀雲。隻見他瞥了眼和似坤道:“和大人,這李大人、藥大人皆是武官,你湊什麼熱鬧呢?”
“我怎麼就成湊熱鬧的?”和似坤不滿了。
“你一詹事府詹事,跟武將根本就不沾邊啊。”
“嗬,紀大人,你可別忘了,和某乃禦前帶刀侍衛出身,騎的了馬,來的了弓,殺的了人。”
“哈,沒想到我們的和大人竟是文武雙全的棟梁之材啊!”紀雲一臉驚訝地說道。
“過獎了,過獎了。”和似坤有些不好意思地揮著手道。
紀雲咧嘴一笑,上前一步道:“皇上,紀雲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勝在年輕,若大燕有需、皇上有命,紀雲也願棄那書生不做,甘為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