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基因產品在國外(1 / 2)

轉基因產品在國外

科學·視點

作者:藍建中 郭爽 文史哲 帥蓉

隨著農業部批準發放三個轉基因大豆的進口安全證書,有關轉基因的爭議又一次被置於風口浪尖。這次,大家質疑的焦點集中在“三周閃電審批”,程序不透明等,盡管事後相關決策部門和專家做了合理合法的解釋,但批準轉基因大豆進口與公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對於審查經過、生產國家、安全性報告等“關鍵信息”,公眾此前幾乎一無所知。

正因為轉基因食品目前在世界範圍內仍備受質疑,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在轉基因食品的審批方麵也相當謹慎和嚴格,幾乎都須曆時幾年、多部門聯動、層層把關才最終批準上市。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國外對於轉基因產品是如何進行管理的。

美國:至少經過3個部門審查

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的第一大國,其中,轉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是美國種植最廣泛的三種作物,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轉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在美國的種植麵積分別占總種植麵積的94%、93%和88%。但美國官方並未批準種植轉基因小麥。目前允許在美國上市的轉基因作物,基本上是由美國本土公司研發,或者是他國公司在美國走過一遍審批流程的,但是理論上有些流程是可以在他國完成的,如田間試驗。但是食品安全檢驗一定是在美國來做。

根據相關法規,每一種轉基因食品上市前至少要經過三個部門的審查,農業部負責管理轉基因植物的開發和田間試驗;環保署負責評估轉基因植物的環境影響,負責管理涉及轉基因技術的殺蟲劑等藥物監控,負責公眾安全和環境保護;藥管局則負責轉基因食品和飼料的安全性評估,其中包括任何被定義為轉基因的食物,也包括對所有來自植物的食物和動物飼料的安全與分類的職責。轉基因食品上市前必須符合傳統的食品衛生標準,任何一個轉基因食品上市都需要好幾年時間,花費約1000萬至1500萬美元才能搜集完成審批所需要的數據。

日本:全麵進行安全評估

日本允許進口的轉基因食品包括8種土豆、12種大豆、181種玉米等,其中玉米大部分用於飼料,其餘的是榨油,也有一部分用於食品加工。

2001年,日本修改了《食品衛生法》,禁止進口和銷售沒有經過政府的安全性審查的轉基因食品和以其為原料的食品。自此,從當年4月開始,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安全審查成為法律義務。安全審查由內閣府食品安全委員會下屬的“轉基因食品等專門調查會”負責,結果公布在厚生勞動省的主頁上。如果進口沒有在安全名單上的食品,就會受到處罰。在評估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時,要考慮食品對人體健康的直接有害性以及長期攝取時在營養學上產生的不良影響。

對於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現在是通過與原有食品進行比較,對於有意和無意新添加或者喪失的性質,進行安全評估。在安全評估時,需要對該種子植物所有可能作為食物利用的部位進行研究。對於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對所有性質變化進行評估。要基於毒性學和營養學觀點分別進行評價,綜合判斷作為食品的安全性。

為了使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不可預期的有害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充分收集數據和信息。比如除了研究轉基因食品本身,還要研究食品加工的影響,包括在家庭進行烹飪在內。因此需要提供製造過程中的加工條件和顯示食物成分變化的信息。例如,如果是植物油,就需要提取過程和此後的精製過程的信息。轉基因作物還有可能間接蓄積殘留農藥及其代謝產物、毒性代謝產物、汙染物質和其他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物質,安全評估時也要考慮這些因素。

德國:申請資料必須公示

德國轉基因食品申請資料向公眾公開,並由食品安全局、歐洲食品安全局、歐盟委員會層層把關。

在德國的超市與商店中,基本看不到直接的轉基因食品出售。德國本土出產或進口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作為動植物飼料或者食品添加劑而存在,如轉基因的大豆、玉米和大米等。要獲得轉基因食品的審批,首先要向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局提出申請,然後再由該局即刻向歐洲食品安全局提出。在歐盟,唯有通過了嚴格安全評估的轉基因食品才能獲得批準種植或上市流通。作為歐盟的成員國,德國在轉基因食品的審批方麵必須遵循歐盟的規定。目前歐盟各成員國在審批方麵主要依據兩部法律,一是2001年3月生效的關於轉基因生物環境釋放的“第2001/18號指示”,二是2004年4月生效的關於轉基因食品和飼料的“第1829/2003號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