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防治寶寶不良衛生習慣(1 / 3)

1.寶寶害怕洗澡

有的媽媽覺得給寶寶洗澡是一件困難的事,總是手忙腳亂,生怕不小心傷到寶寶。而寶寶則顯得更加緊張,動不動就會哭鬧抗議。有的寶寶特別害怕洗澡,一被放入水中就會哇哇大哭,讓媽媽更加提心吊膽。媽媽摸一摸水溫覺得合適,對寶寶的哭鬧往往不能理解。其實隻要水的溫度適當,就不會讓寶寶感到恐懼。因為寶寶從胎兒期開始就泡在子宮的羊水中,從兩個結合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逐漸發育成一個完整的胎兒,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洗澡是寶寶非常容易接受的事情。隻要媽媽掌握好護理技巧,讓寶寶愛上洗澡非常容易。

由於寶寶皮膚柔嫩,而新陳代謝又十分旺盛,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容易蓄積,因此,洗澡是寶寶護理的重要內容。

(1)寶寶洗澡有好處

經常為寶寶洗澡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保證皮膚健康。洗澡不僅可以對寶寶皮膚產生良性刺激,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從而有利於新陳代謝。水的熱傳導能力比空氣高30倍,對寶寶體溫調節中樞的逐漸成熟起很大作用。

寶寶皮膚與水的全麵接觸,可改善皮膚的觸覺能力和對溫度、壓力的感知能力,對提高寶寶的環境適應能力很有益處。

6個月以下的寶寶,雖然大半還不會說話,但大多數在媽媽給他們洗澡時,都會手舞足蹈與興奮異常。其實在這溫馨的幾分鍾,常是媽媽與寶寶親子關係最良好最密切的時間,這時間也正是為寶寶做智能提升的好機會。媽媽隻要先計劃、略做準備,就能使寶寶在洗澡時不但玩得高興,而且獲得智能提升。

①培養寶寶語言能力

在為寶寶洗澡時,指出他身上的各種構造,形容你在做的動作:“我現在在洗你的手,你的手指卷得好緊哦!鬆開你的手,讓我洗洗你的手指!”

這個活動初期的功用,在於培養寶寶聽覺智能中語言的理解能力,幾個月後他在跟你閑聊時就會咿呀應答,到那個時候他的語言智能就培養起來了。

②讓寶寶練習抓玩具

預備好一些水中玩具,也可以用一些用品代替,如乒乓球、小毛巾、塑膠吸管、空的瓶子等會浮的東西。先在浴缸放水(寶寶坐下時水高至腰際),用一手托住寶寶,使他在浴缸中坐穩。另一手拍拍玩具,引起他的注意:“你看空瓶子要浮到你那裏去了!”撿起玩具,讓它從空中掉入水裏:“撲通!

瓶子的聲音好大!”在水中用手攪動,使玩具浮動:“趕快抓它!瓶子要跑掉了!”

寶寶第一次做這智能提升活動時也許不會抓到水中浮動的小玩具,但多做了幾次後,他就會用手去觸摸浮到水中的玩具了。

③提升寶寶觸覺智能

在浴缸中放2個小臉盆,一個裝了溫暖的水,一個裝了涼爽的水,讓寶寶把雙手先浸入暖水,告訴他“這是溫暖!”5秒之後,讓他雙手浸入涼爽的水,感覺差別,這個活動會提升寶寶的觸覺智能。

④培養寶寶平衡能力

在浴缸中放滿15厘米深的水。讓寶寶在你兩手支撐中仰臥著,你可用一手托住他的脖子和肩膀,一手托住他的小屁股,慢慢把他放入浴缸,托著他前後浮遊,告訴他:“你看,你浮在水中,就像一個遊泳健將!”如果你的寶寶喜歡玩水,他會亂動亂踢、邊玩邊笑。這個運動會培養寶寶的平衡智能,激發他對水上運動的喜愛。

⑤提升寶寶運動智能

洗好了澡,用一條毛巾鋪在桌上,另外一條毛巾把寶寶擦幹,然後讓寶寶在你麵前仰臥,寶寶的腳靠近你,你用兩手輕輕抓住他的雙腳,為他做如倒騎童車的圓弧動作,做了6次之後,放開他的雙手,輕輕放在兩側,往上舉起高過他的頭部,然後伸向兩側再放回身旁。此法不要超過1分鍾,以防累壞寶寶。這個活動的主要功用在於提升寶寶的運動智能。

⑥提升寶寶智能發育

洗澡後讓寶寶趴在鋪於軟墊上的毛巾上麵,你可以跪在寶寶身旁,兩手並排放於寶寶的後頸部,慢慢左右移動,往下一直按摩到臀部,然後用同法再按摩向上到後頸部。有的寶寶受按摩時會怡然入睡,有的會精力充沛興奮得手舞足蹈。此法對寶寶的觸覺與智能發育最有益處。

貼心小叮嚀:

給寶寶洗澡應安排在睡前、喂奶前較為合適。因為睡前洗澡可使寶寶睡得舒服,喂奶後洗澡容易引起吐奶。除了準備洗澡時需用的物品外,還要準備好寶寶的浴後物品,例如:貼身衣服、護膚乳液、尿布等,也要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洗完澡後,不要過量使用護膚乳液(尤其是在夏天),否則有可能阻塞汗毛孔,引起皮膚過敏。給寶寶洗完澡後,最好將爽身粉塗在寶寶的臀部、大腿根和腋下,以保持寶寶皮膚的幹爽衛生和健康,有助於預防痱子及皮膚濕疹。但一定要適當使用,否則也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2)為寶寶洗澡的基本要求

①時間要求

春秋季最好每天洗1次;夏季因天氣炎熱,每天可洗2次以上;寒冷的冬季如有條件,最好每天洗1次;若無條件最好也需每周洗1次,每天用溫水擦浴。每次洗澡的時間宜在兩次喂乳之間,避免寶寶喂奶前過度饑餓及奶後發生溢奶。對於睡眠不太好的寶寶可在晚上睡覺前洗,會使寶寶睡眠安穩。

②浴室環境要求

避免對流風;室溫宜為26~28℃,若為新生兒,則室溫宜為27~29℃。

如室溫不夠,可用電暖器或電熱器增加溫度;地板防止濕滑,可以放置一塊耐水的踏墊;燈光不要太亮,光線要柔和;放柔和的音樂增加愉悅的洗澡氣氛。不要以為寶寶洗澡時聽不見,他在宮內是聽著胎教音樂長大的,對音樂很熟悉。

③水溫要求

水溫宜為39~41℃。先放冷水,然後再放熱水調試,最好用水溫表測溫度較為準確,如不具備可用大人肘部皮膚測試,以不燙為好。

(3)為寶寶洗澡應準備的物品

浴盆:最好是橢圓形的,瓷盆和塑料盆都可以;大浴巾1塊,小毛巾2塊(一塊洗臉、一塊洗臀部);寶寶專用的洗發液、沐浴露、潤膚露、護臀膏、爽身粉,夏季還要準備痱子粉;水溫計1支;換洗衣服、尿布、75%乙醇、消毒棉簽。

(4)為寶寶洗澡的步驟

①脫衣服

給寶寶脫去衣服,去掉尿布,露出全身,裹上浴巾。大人用左臂和身體輕輕夾住寶寶,左手托住寶寶的頭部,並用左拇指、中指從耳後向前壓住耳郭,使其反折,以蓋住雙耳孔,防止洗澡水流入耳內。

②洗麵部

將一個專用洗臉的小毛巾沾濕,用其兩個小角分別清洗寶寶的眼睛,從眼角內側向外輕輕擦拭;用小毛巾的一麵清洗鼻子及口周、臉部;小毛巾的另外兩角分別清洗兩個耳朵、耳郭及耳後。用少許洗發液清洗頭部,按摩頭皮,用清水衝淨,然後用小毛巾擦幹。

③洗身體

洗完頭、麵部後,去掉浴巾,媽媽左手掌握住寶寶左手手臂,讓寶寶頭枕在左臂上;用清水打濕寶寶的上身,右手用洗臉的小毛巾蘸上少許沐浴露,讓寶寶頭微微後仰,然後清洗頸部、前胸、腋下、腹部、手臂上下、手掌。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清洗,然後用清水將泡沫衝洗幹淨。

④洗臀部

用洗臀部的小毛巾蘸少許浴液清洗寶寶的腹股溝、會陰部。換右手托住寶寶的左手臂,讓寶寶趴在右手臂上,洗背部、臀部、下肢、足部。

⑤浴後護理

用清水將寶寶的全身再衝洗一遍後,將寶寶抱出浴盆,用大浴巾將全身擦幹,將寶寶放在鋪有幹淨床單的床上或桌子上,蓋上小被子,準備做浴後護理。

整個洗澡時間為5~10分鍾,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防止水溫降低使寶寶著涼。

(5)為寶寶洗澡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①防燙傷

寶寶皮膚嬌嫩,一旦燙傷會很嚴重。洗澡時水溫最高不能高於41℃,並注意遠離熱源,如熱水管、熱水龍頭、熱水器及電暖氣等。

②防溺水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寶寶單獨放在浴盆中,一分鍾都不可以,眼睛不能離開寶寶。即使有人叫門或來電話等都不要理睬。

③防觸電

寶寶要遠離電源。浴室內的電器、電插銷、插座不能漏電,電線不要過於陳舊而漏銅絲,容易引起觸電。

④防著涼感冒

浴室溫度、水的溫度一定要符合要求,媽媽動作要既輕柔又準確、迅速。浴後護理時要注意給寶寶保暖,防止著涼感冒。

(6)寶寶洗澡後的護理

①皮膚護理

在皮膚皺褶處、頸下、腋下、肘彎、腹股溝處塗潤膚露(或油類),在幹燥的冬季可全身塗抹。夏天出汗多時可塗爽身粉,有濕疹的寶寶在濕疹部位塗抹濕疹膏,給有痱子的寶寶敷痱子粉。然後給寶寶穿上衣服,防止著涼。

②眼睛護理

可以用手輕輕地在寶寶的眼眶周圍做按摩,有利於眼部肌肉的發育及淚囊管的通暢;如果寶寶平時眼屎比較多,可請醫生開些眼藥水,洗完澡後給寶寶點上一滴,防止眼結膜發炎。

③耳、鼻、口護理

洗浴過程中嚴禁水流進寶寶的耳、鼻、口。檢查耳孔有無分泌物,若有則輕輕用棉簽清除,並請耳科醫生做詳細檢查。鼻孔中若有鼻痂影響呼吸或吃奶時,可用棉簽蘸溫開水,輕輕擦拭,待幹痂變軟後,輕輕按摩鼻翼兩側,鼻痂會自動排出。

④臍部護理

新生兒臍帶7~10天會自然脫落。脫落前,要將臍帶殘端提起,用75%的乙醇清理根部。臍帶脫落後,會有少許黏液或血跡,也用75%的乙醇塗抹消毒,直到幹燥為止。臍帶如處理不當,易引起臍炎。

(7)寶寶洗澡有禁忌

很多媽媽給寶寶洗澡可能也不分時間地點或特定的情況反正就是每天洗,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要注意寶寶在6種情況下是不能洗澡的。

①打預防針後暫時不要洗澡

寶寶打過預防針後,皮膚上會暫時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這時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汙染。

②遇有頻繁嘔吐、腹瀉時暫時不要洗澡

洗澡時難免搬動寶寶,這樣會使嘔吐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

③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甚至有的還會發生驚厥;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致使寶寶身體的主要髒器供血不足。另外,發熱後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故主張熱退48小時後才給寶寶洗澡。

④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不宜洗澡

寶寶有皮膚損害,諸如膿皰瘡、癤腫、燙傷、外傷等,這時不宜洗澡。

因為皮膚損害的局部會有創麵,洗澡會使創麵擴散或受汙染。

⑤喂奶後不應馬上洗澡

喂奶後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後擴張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其次由於喂奶後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嘔吐。所以洗澡通常應在喂奶後1~2小時進行為宜。

⑥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寶寶。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於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差,很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所以對這類特殊的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給以洗澡。

決定是否給寶寶洗澡除了寶寶本身的因素外,還受到周圍環境的限製。

給寶寶洗澡時的環境溫度以26~28℃,水溫在40~42℃為宜。

2.寶寶不肯洗臉

有的寶寶特別不喜歡洗臉,媽媽一說洗臉就跑或是大叫,這讓每天早晚洗臉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總是會在寶寶的大哭大鬧中結束。其實,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身體內部還帶有媽媽體內的激素,皮脂和油脂分泌比較旺盛,此時臉部的清潔工作尤為重要。

寶寶的顏麵皮膚細嫩,毛細血管十分豐富,清洗時不宜過度用力,以免損傷皮膚。寶寶應有專用的毛巾和臉盆。用具分開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患上沙眼或其他皮膚病。很多人都誤以為,用母乳給寶寶洗臉,會使寶寶的麵部皮膚白嫩。實際上,母乳會加速寶寶麵部上的細菌繁殖,會使皮膚上產生紅暈或小膿包。寶寶的臉每天洗1~2次就夠了,不宜過度頻繁。麵部濕疹嚴重時,最好不要洗臉;寶寶出現痤瘡時,千萬不要用肥皂等其他清潔用品。

對寶寶來說,清水其實是最好的清潔劑。這個階段的寶寶最好不要用潔麵和護膚品。更嚴禁把大人用的潔麵護膚品用在寶寶的臉上。

(1)給寶寶洗臉的準備事項

①寶寶洗臉的時間

一般早晚各洗臉1次,夏天出汗多,適當增加洗臉次數。水溫一般控製在35~41℃,次數過多或水溫過高,會把起保護作用的皮脂洗掉,寶寶反而會出現皮膚幹、裂、紅、癢等症狀。

②寶寶洗臉所需的用具

寶寶的臉盆、毛巾等應該專用,並定期清洗、消毒。毛巾最好選白色的小方巾或小毛巾等質地柔軟的棉紗織品。一般用清水洗臉,不用香皂、洗麵奶。

③寶寶洗臉的步驟

首先,清洗臉盆,倒入適量的溫水,並調試水溫(用水溫計或你的手腕內側測試)。然後讓寶寶平躺在床上,或者抱起來,你麵朝寶寶,左手掌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右手先將小毛巾沾濕,放在手心擠掉多餘水分,然後將毛巾抖開。洗眼睛時,用小毛巾的兩個小角由內向外清洗。剩下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清洗耳朵、耳孔。清洗毛巾或者換一條幹淨的毛巾再擦前額、麵頰、嘴角、下頜及頸部等餘下部位。最後檢查一下耳、眼、口、鼻中是否有殘留的水分,然後用清潔棉棒吸幹淨。

(2)讓寶寶洗臉的方法寶寶不肯洗臉時,媽媽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讓寶寶選用具媽媽可以把洗臉用具

放在寶寶夠得著的地方,讓寶寶自己選擇。讓寶寶自己挑選洗盥用品,寶寶用起來會更有興趣。例如,一兩歲的寶寶喜歡印有動物、小人頭的毛巾。給寶寶使用無刺激性的香皂,以免刺激眼睛,從而覺得洗臉很愉快。把用剩下的小皂頭切成小片縫在小口袋裏,製成一個“自動”香皂器,讓寶寶用手指蘸著皂液把手和臉洗幹淨,寶寶會覺得很好玩。

②物質獎勵

媽媽可以在洗澡間貼一張圖表,寶寶每次飯前便後都洗手,就在上麵畫個紅色的勾,當寶寶把臉和手洗得幹幹淨淨坐在飯桌前時,就可贏得一張笑臉貼在圖上。另外,當分數攢夠一定數目後,獎勵寶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者他愛吃的點心。

③角色扮演

在寶寶不想洗臉時,媽媽還可以扮成一位檢查官或巡警,寶寶盥洗完畢後就仔細檢查,隻要媽媽演得很滑稽,寶寶就會對此樂不可支,覺得這件事很好玩。如果寶寶洗得很幹淨,應該馬上表揚他;如果寶寶能夠獨立盥洗卻不肯這樣做,就該讓寶寶嚐點苦頭了。

(3)寶寶洗臉的學問

①洗眼

媽媽用左手將寶寶的頭部掌握住,使他不要左右轉動;右手拿起浸濕後的小方毛巾擰幹,洗眼睛的方向要由內向外,由鼻外側、眼內側開始擦洗眼睛,因為淚管位於內眼角,這樣可以避免汙物進入淚管的機會。洗好一隻眼後要更換一次幹淨的濕毛巾,用同樣方法揩洗另一側眼部。

②洗耳

用濕毛巾擦洗寶寶的耳朵外部及耳後,然後用幹毛巾揩幹。清潔時注意不要讓水滴入外耳道。更不要去掏耳垢,以防引起感染。

③洗鼻

可以用消毒棉簽蘸一下溫開水,將堵塞在鼻腔內的鼻涕物拭出,有利於呼吸暢通。

最後用幹淨的濕毛巾擦洗寶寶的額部、兩頰、口與鼻的周圍、下頜,再擦洗頸部前後。

(4)1~2歲寶寶的洗臉訓練1~2歲的寶寶已經初步形成獨立意識,盡管他們還不能真的獨立做成什麼事,但卻已開始不喜歡被別人隨意擺布。媽媽為他們洗臉時,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出現不予配合的舉動。您一定對這樣的生活場景不陌生:媽媽一手抱著寶寶,一手拿著毛巾,寶寶的小臉左扭右扭,就是不肯安分下來和毛巾好好親熱親熱;寶寶東躲西藏,媽媽好不容易逮到他,他卻拖著小屁股,外帶長長的哭腔,不肯到臉盆邊去;一家兩三個大人,連哄帶嚇,強製給寶寶洗完臉,他卻張著小嘴硬把剛洗幹淨的臉哭花,因為你強迫了他。

一般2歲左右的寶寶,就可以訓練他自己洗臉了。到了洗臉的時間,就為寶寶把毛巾、香皂等洗漱用具準備好,放在他能夠得到的地方,然後教他怎樣洗。寶寶洗時,媽媽站在旁邊應該不時鼓勵一下,比如說,“哎,對了,就這樣洗”,“寶寶真能幹,洗得真幹淨”。寶寶洗完後,可以讓寶寶對著鏡子,指給他看哪裏沒洗幹淨;媽媽幫他再洗一遍後,再照一下鏡子,對比是媽媽洗得幹淨,還是他自己洗得幹淨,慢慢地寶寶就會形成“幹淨”的概念,能自己把臉洗幹淨了。不過,這一般要等到寶寶4歲左右。

為了訓練寶寶愛上洗臉,需要一點妙招:

①要有足夠的耐心

從寶寶能夠握持住毛巾開始,就可以訓練他洗完臉後自己用毛巾擦幹。

他會喜歡上毛巾接觸臉部時那種柔軟的觸感,增加對洗臉這項活動的興趣。

②教寶寶認識臉部器官

對著鏡子,一一告訴寶寶各個器官的名稱,借機對寶寶說:“你瞧,小嘴巴髒了,媽媽現在要幫你洗一洗了。”

③提高寶寶的興趣

帶寶寶去商場、超市,讓他自己挑選盥洗用品,這可以提高寶寶的興趣。比如,他們大多喜歡印有小動物的毛巾和卡通造型的洗臉棉,以及無刺激性的肥皂。

(5)給寶寶洗臉時意外事件的處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