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宣朝原本是個極其富強的朝代,宣朝幾代皇帝一直都謹遵高祖皇帝的治國之道,勵精圖治。宣朝因此一直處於太平盛世之中長達一百年多年之久。
直到宣惠帝齊邵登基之後朝中政局開始出現了變動,宣惠帝是名驕奢淫逸之人,與宣朝曆代皇帝提倡的勤儉節約大相徑庭,登基之後開始大擴後宮,嬪妃多達萬人,對朝政慢慢變得漠不關心,朝政開始慢慢落入宦官及外戚之手。
朝中有不少忠臣良將因不忍國家衰弱對惠帝曾多加勸諫,沒想到並未得到惠帝半絲悔改,反而導致惠帝開始實行黨錮及宦官政治,朝廷因此變得更加腐敗,惠帝12年原本一直充裕的國庫因惠帝常年奢靡的生活開始變得空虛,惠帝為維持自己“舒適”的生活聽取了佞臣之言開始巧立名目增加賦稅,朝廷更是明碼標價開始買賣官職。
終於在惠帝16年,惠帝因縱欲過度死於後妃床中,新帝景帝登基,景帝並不是一個貪淫好色之人,反而清心寡欲,且生活節儉,但景帝卻極為崇尚佛、道,一心隻想得道升仙,對朝政如惠帝一般不管不顧,而此時的朝廷已經腐敗不堪,百姓民不聊生,但景帝卻絲毫未覺。
在宣曆184(黃巾之亂的年份,方便敘事而已)年之時全國大旱,百姓顆粒不收,但卻賦稅不減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叛亂,雖然最後得以鎮壓,但也因此導致了群雄割據的局麵,宣朝開始變得名存實亡。
宣曆188年景帝駕崩,新帝登基,因新帝隻有7歲無法處理朝政,因此原本就爭鬥不止的外戚及宦官勢力更加兵戎相見,誰承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朝政最終落在了濰州軍閥仲武之手。仲武生性暴虐且荒淫,挾持皇帝之後開始大肆誅殺宣朝忠臣,強納先帝後妃。
但仲武橫行並未持續多久,在宣曆190年底天下各路軍閥開始組成聯合軍討伐仲武,仲武終不敵,於宣曆191年在逃亡濰州的路上伏誅。
仲武死後聯合軍也跟著土崩瓦解,開始互相爭鬥,其中有兩隊勢力最為突出,兩方的領導人分別為裴韶、魏淵。
裴韶出生名門望族,裴家是宣朝開國功臣,且長盛不衰,家族勢力遍布四方,裴韶更是是聯合軍中的領導者,在討伐仲武之時趁機占領了皇城燕都等地。而魏淵雖然出身寒門,卻胸懷大誌,他是討伐仲武聯合軍最初的發起人,更是手刃仲武之人,原本勢力隻有自己家鄉許都,卻因討伐仲武之時立下大功,受到不少能人異士的追隨,更有同樣是宣朝開國功臣之後且名滿天下的荀氏一族的支持,因此勢力一直擴張,不容小覷。
兩方勢力一直在天下各處擴張自己勢力,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終於在宣曆203年裴韶出兵開始向魏淵勢力進攻。
兩方爭鬥從此正式開始,戰爭一直僵持不下,一直打到宣曆205年依然未見分曉。
(本文開篇是以三國初期的背景為藍本年份也是呀(比如說184年黃巾之亂)大部分情況也是跟董卓當時****情況一樣的(這不算抄襲吧)?,三國時期雖然女性地位很低,但並不像宋朝之後開始廣推什麼三從四德,對於女性的要求也比較開放,對於女性精神摧殘和道德綁架並沒有特別嚴重,如果像明清時期對女性的壓迫那麼變態那故事沒辦法展開啊。當然文章跟三國不一樣的啦,隻是我實在想不到比這更合適的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