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
其實,我以前是不大喜歡蜜蜂的。小時候的我特別淘氣,每年春天,看見小蜜蜂不停地扇動著翅膀,嗡嗡嗡地穿梭在花叢中的時候,就像捉彩蝶一樣去抓,結果被蜜蜂蜇了,像針紮一樣的疼。
記得我的手上紅腫的大包,好幾天也不下去。大人們告訴我,蜜蜂是不能隨便招惹的,它的尾部長有毒刺,打那以後我就對蜜蜂避而遠之了。
後來,我的媽媽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罐子淡黃色的濃得像糖漿一樣黏稠的東西,說這就是蜂蜜,可甜了。饞嘴的我有點兒不相信,就拿起一根筷子,伸進罐子裏蘸了點兒蜜,然後放入嘴裏,又用舌頭抿了抿,就順滑地咽下去了,再吧嗒吧嗒嘴,味道香濃甜潤,我還是第一次品嚐到蜜的味道,感覺好極了。難道眼前這麼好吃的東西真的是那些愛蜇人的小蜜蜂采百花釀成的?我當時有點兒不敢相信。大人們說,蜂蜜可是個好東西,不僅具有經濟價值,常吃還能滋養身體,延年益壽呢!於是,我對蜜蜂產生了興趣,不由得喜歡上了這些小精靈。
在我居住的那個林區,也有幾戶人家養蜜蜂,沒事就到那邊轉轉,遠遠地看一團蜂,鬧哄哄地圍著箱子,總是忙著飛,不覺得累。我和夥伴們秋天去采山,看見山裏一戶養蜂人家的院子裏擺滿了方形的木蜂箱,院中那位養蜂的老爺爺竟敢用雙手嫻熟地拽出蜂箱裏的木板,那上麵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蜜蜂。我本想上前看得仔細些,但一想到曾經被蜜蜂蜇過的經曆,心裏就有點兒發怵。可是,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就是一隻蜜蜂釀一千克蜜得采多少花呢?於是,我就站在他家的院子外問這個問題,可是老爺爺也說不清楚,回答不上來。因此,這成了我心中的一個謎團。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讀書看報時特別留意有關蜜蜂的資料。一次,我偶然在報刊的一角發現這樣一段文字:“據有人統計,一隻蜜蜂如果要釀造出一千克蜂蜜,需要采幾百萬乃至一千多萬朵花,它往返飛行的距離大約有幾十萬千米,相當於繞上地球好幾圈!”我當時就被這組數據震撼了,不由感觸起來。
多麼了不起啊,這看似渺小的蜜蜂!它生命不息,釀蜜不止,竟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崇高起來。
因此每當我看到蜜蜂、看到甜甜蜂蜜就想,難道它僅僅是在釀蜜嗎?不!它何止是在釀蜜,它是在釀造一種精神,一種叫作“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蜜蜂那原本渺小的生命體才變得高大!倘若我們也能像蜜蜂那樣,“終日乾乾,自強不息”,那麼我們的生命難道還會平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