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競爭(4)(1 / 2)

高爾基曾說過:哪怕是對自己一點小小的克製,也會使人變得剛強有力。成功者與平庸者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意誌力的差異,而這也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差異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在學習遇到了困難以後,思考一下就放棄了,而有的孩子則尋找資料、四處請教,直到自己弄明白了為止。後者對知識的掌握肯定要比前者牢靠,成績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意誌力,不是爆發力,而是一種韌性,無堅不摧的往往正是這種看似綿薄,但後勁十足的持久力。意誌力不僅僅表現在學習上,也表現在生活中。意誌品質好的孩子,往往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一個人能否有大的成就,就在於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否具備足夠的意誌力。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孩子都有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當孩子想放棄的時候,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再堅持一會兒。讓孩子在最困難的時候再堅持一會兒,孩子會變得更堅強,才願意堅持到底。

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心,這會助長孩子的依賴心理。在很多媽媽眼裏,孩子再大也是孩子,所以總是不放心,總想為孩子事事考慮周全。當孩子遇到一點困難而打退堂鼓時,父母就出麵替孩子解決。這就養成孩子不能自己克服困難的毛病,也不能達到培養孩子意誌力的目的。這樣的孩子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肯吃苦,做事情有頭無尾、有始無終,行動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仔細的思考和計劃,遇到困難馬上退縮,急於求成,眼高手低,不能腳踏實地。這是一種性格缺陷,對孩子一生都有不利的影響。

如在大雪天,不少學生因寒冷不願起床,有的父母心疼孩子,任由孩子因晚起而遲到或者請假。有的父母自己也沒有很強的意誌力,自己都不去上班,孩子看在眼裏,也會效仿父母的行為。

又如,父母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看到什麼,喜歡什麼,父母馬上買給孩子,其實孩子並不是很需要,隻是一時的興趣,過一會可能就忘記了。孩子一喊餓,立刻就有吃的放在眼前,一喊累,就坐下休息。

這些都嚴重影響孩子意誌力的培養。

這時,父母應該利用嚴寒的天氣培養孩子克服因難的毅力,鼓勵孩子遵守作息時間、按時完成作業、準時到校等。當孩子遊玩喊餓、累時,父母可以以某一時間或地點作為目標,鼓勵孩子多忍耐一會,以此強化孩子的意誌行為。使他們逐步形成意誌的自覺性。

意誌品質往往根據不同的人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如有的孩子在學習上刻苦努力,但卻不能夠堅持體育活動、害怕勞累;有的孩子很勤勞,但對生活的很多細節缺乏耐心。父母應根據孩子的特點,設計相應的鍛煉方法,讓他們克服弱點,成為意誌品質堅強的人。

另外,在設計鍛煉方法時,應幫助孩子確定恰當的目標。目標過於困難,孩子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成功,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鍛煉不了意誌;而過於簡單,過於容易,則激不起孩子克服困難的興趣和力量,也就沒有了鍛煉意誌的價值。所以,應讓孩子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有一定困難的事情,從而達到鍛煉意誌的目的。

細節指導:

培養孩子的意誌力,體育鍛煉和文體活動都是不錯的好方法。如長跑、爬山,如果沒有一定的意誌力,很難堅持下來。遊泳、下棋等也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不隨地扔雜物、吐痰,每天自己整理房間,收拾書包,自己起床等,都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品質。

父母可以設置合適的困難讓孩子克服,能讓孩子在不斷成功的樂趣中培養出耐心堅持、毅力頑強的優良品質,即使在最難的時候也能堅持下去。當然,設置的困難要適度,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必須讓孩子品嚐到戰勝困難的喜悅,他才會願意繼續去克服。

父母要敢於放手,讓孩子適當吃些苦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例如,如果孩子因為意外受了一點傷,父母不要表現得驚慌失措,那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暗示,孩子也會心疼起自己來,從而對困難產生畏懼感。

10.不要忽視孩子的攀比心

家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