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麵之交(1 / 2)

“潘將軍,你大人大量,就不要和我少不更事的兄弟計較了,我幫你快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就是。”女子戰驚驚的說。

“潘將軍!”小太監吃了一驚,問,“你是誰,焉何知道我姓潘?”

“將軍大名,天下無有不知。此處不是說話之地,我幫你打開後門,你快快走吧!”女子道。

張廣蓉頭前帶路,小太監緊隨其後,片刻便到了相府後門。後門看門人不耐煩的從窗口伸出半拉腦袋,眯縫著雙眼問道:

“誰呀?半夜三更的,去哪兒啊?”

“葉頭,我是張廣蓉,送這少年回家。”女子說。

“啊,原來是小姐呀!我這就起床給你們開門去。”

叫葉頭的看門人說罷點亮油燈,提上褲子出來開門,他剛把門鎖打開,無意間回頭一瞅,不巧燈光正好照在小太監的臉上,那人頓時怪叫一聲,燈籠扔到地下,撒腿就往屋裏跑,邊跑邊喊:

“快來人哪,快來抓奸細呀!天朝大帥潘又安闖進府裏來了啊!”

小太監想殺人,奈何手裏沒有家什,而且那人比兔子跑得還快,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竄出幾條人影,為首一個道:

“潘郎快走,我來斷後!”

小太監一見是南橋楓葉帶人來了,心下稍安。張廣蓉拉開後門,催促道:

“將軍快走!”

如果是南橋和那兩位大內高手,運起輕功,一步就是丈八遠,這陣早就沒影兒了。小太監是馬上將軍,不諳步行,跑步比賽非他所長,又是黑燈瞎火的,未跑幾步已是汗流津津。他們四人跑出約兩三裏遠近,丞相府中的追兵馬隊已近。情急之下,眼看快到了老黃家的小院,幾人順勢鑽進小屋躲藏起來。

千不該萬不該,他們不該跑到黃冠果的小木屋,附近無遮攔,一棵樹都沒有,周圍又無險可拒,丞相府人多,不一會兒便將小木屋圍了個水泄不通。

有誰能想到在邊遠小國一個大院裏同時有一男一女兩個人在同時牽掛著同一個人:一個是咒他立即去死,一個卻常念他情意綿綿。既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這也怪不得哪個?

張廣蓉和小太監有一麵之交,便在她的心目中產生了愛戀傾慕之意,即便說是“單相思”、“一見戀”也是有的。事情過也就過了,唯有這一位,他和小太監可是殺妻之恨、奪性之仇而不共戴天的。

話不說不明,燈不挑不亮,待小子從頭說起。大越國丞相府後門留守的葉頭兒非是別人,乃是鳳凰城的那家店主孫子旺、外號“半條街”的男人的便是他。

孫子旺在鳳凰城罵太監、賣太監因而被小太監著人鬮了之後,懷切齒之恨,心知在國內決無法報得此冤,於是改名換姓叫作葉子壯(孫變成爺了),南下投奔到大越國宰相府張高壽門下做了一名高級廚師,這是他的本行,他就是憑此起家的,他當然最善長的也就是夥房裏的勾當。

他的手藝好,烹得一手極品粵菜,深得相爺喜愛。可是這老孫給臉不要臉,登鼻子上臉,沒過多久,他就覬覦上了人家的小姐張廣蓉。孫子旺即便是被人割去了那事,然而六根未除,常懷淫亂之心。

再說他才四十歲,不算青年,起碼也還在壯年期間。當初潘又安派的人做那事不是很專業因而給孫子旺留了半條根,有鑒於此,老孫日思夜想,報仇的事暫且不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

他老婆半條街沒有給他生下一男半女,他如果再不想想辦法,這輩子算是絕種了。張家的小姐從鳳凰城回來,也是一直守寡在家。年齡上是差點,一個是寡婦,一個是鰥夫,計較得了那許多?老爺喜歡他的飯菜,他幹活又賣力,因此很得老爺子及其全家的賞識,他覺得差不多有七八成的把握了才去提親。

誰知他剛一張口,就遭到老丞相的臭罵,老相爺大怒,當場訓斥了他一頓不說,而且立馬就把他從相膳房(專為丞相府做飯的場所)的重要崗位上撤了下來,發配他到後門口當了個一邊管理後門秩安一邊養花種草的小差使。

孫子旺自艾自歎,以為這輩子不會再有出頭之日了,誰知那個天殺的小太監自己送上門來,他孫子旺出人頭地的機會到了。

老丞相和他的三個兒子(不包括張廣西)把孫子旺請到客廳,仔細詢問:

“老葉,你敢說那個人就是北朝太監、兵馬大帥潘又安?”兵部尚書張老大問道。

孫子旺使勁點了點頭,由於激動和事發突然,他的心口這陣還在嘣嘣狂跳呢。

“葉哥,黑燈瞎火的你不會看走眼吧?”吏部尚書張老二問道。

孫子旺又使勁搖了搖頭。

“葉頭,你是怎麼認識那個太監的?按說你們還是同鄉哩,你為什麼要賣他?”刑部尚書張老三問道。

這是一個特殊疑問句,特殊疑問句要具體回答。孫子旺這回既不能點頭又不能搖頭了,他喘著粗氣說:

“當初我在鳳凰城開店做店主時,他就住在我的店裏。他殺了我的老婆壞了我的生意,使我流落異域他鄉,因而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得生啖其肉、活剝其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