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奉聖命驅寇(1 / 2)

執事太監見說,急忙亮著公鴨嗓子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東亞小兒一幫倭寇賊黨,夜郎自大,人心不足蛇吞象,跨洋越海,遠道而來,屢屢在我沿海邊界滋事,騷擾居民,劫掠財物,殺人放火,奸淫婦女,多行圖謀不軌之事。

今特命護國公、正一品大臣、兼兵部尚書、欽差大臣潘又安潘將軍辛勞一番,再行領兵掛帥,剿滅倭賊。即日起,派兵選將、出兵時辰日期等一切事務均由潘將軍一人獨斷專行,任何人不得幹涉阻攔。欽此!”

小太監磕頭謝恩,站起來拍拍屁股,大搖大擺地下朝去了。文武當中有心細消息靈通的,知道小太監這是給誰拿架子。

將相貌離神離已久,小太監無非是想氣氣老相國。但是潘帥畢竟年歲上吃些虧,王丞相乃是三朝元老,久居官場,皮厚臉糙,量大心寬的,又挺著個能撐船的宰相肚子,豈能讓他老人家氣出好歹,這不是癡心妄想嗎?

小太監一直在思來算去,去的人多了不行,人少了也不行,怎樣都是難。鬥倭寇不同於平反王、打匈奴,也不同於一般的進山剿匪。這些人一條小船打天下,得便宜了就走,偷了東西就跑。

隨便那個小島上一躲,隨便蝸居到那個地方,茫茫大海一望無際,你上哪兒去找?說他們人少,沿海岸線上一長溜,到處是他們的人。說他們人多,分散行動,各自為政,不逢大事不集合,永遠都找不到他們的主力部隊。無奈何,小太監最後決定,先小打小鬧著,隻有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了。

人事安排上,朱林宗、毛興旺、張發存、黃仁等四將同行,胡三必帶,華世雄也去,唯有王小五可免,一個太監身子東征西討也不是辦法,也該讓人家休息一段時日了。女將方麵,曹花枝、上官雪、黃秋蟬、阮氏梅均已有了身孕,不便前行。

雪裏紅長得太顯眼,黃頭發藍眼睛目標太大,可帶可不帶。能帶的就隻剩下尹天雪、銀杏兒、天山雪幾人了。

卡捷莫娃一聽丈夫出兵不帶她,頓時紅了眼說:“潘郎,我不管,反正是你去哪兒我就跟那兒,你走了我一人呆在家裏有啥意思?”

小太監笑道:“打仗又不是去遊山逛水,你爭搶什麼?”

雪裏紅也笑道:“我才二品,要爭個一品哩!”

小太監知道妻子說的是玩笑話,雪裏紅這個女子做人做事很大器,也很大度,從不為一些雞毛蒜皮子的小事和姐妹們紅臉,因而她的人緣也極好。小太監想了想,說:

“紅兒,你去可以,但有一條,輕易不要露麵,到萬不得已非要你出麵的時候,還要包頭蒙麵,你答應嗎?”

雪裏紅歡快地說:“隻要和我的潘郎天天在一起,這算什麼,我答應就是。”

最後,小太監鎖定兩千人馬,不事張揚,而且還是分頭出發,乘一個月黑天,悄沒聲地出了京城。

出城之後,大軍分五路一直往南進發,非止一日,這一天到了海州地界。四五百人的隊伍還是很搶眼,小太監他們這一路人數最少,大約不到一百人,一路上他們都是伴作迎送新娘的。朱林宗、毛興旺騎馬在頭前開道,尹天雪、天山雪兩人女裝男伴,做成兩個俊俏後生模樣,騎馬跟在隊伍中間,銀杏兒做伴娘和新娘子(卡捷莫娃)同乘一轎,小太監充做新郎倌兒坐轎在前。張發存、黃仁為保護潘帥的安全,化作扶轎客。

胡三和華世雄各乘一小轎,跟在隊伍最後,其它軍兵人等,皆做些吹鼓手、看客、親朋好友等。

海州城外有個小鎮叫作潘家圩子,小太監他們不便入城,離鎮子五裏,支起帳蓬,然後吩咐人進城去買菜、買肉、打酒等操辦夥食。

鎮子裏有家大戶,老員外隻有一個獨生兒子叫作杜水生。花團錦蔟的偌大一個家業,生就了這麼一個少爺公子,嬌生慣養是免不了的。

兒子起初還懂些本份,自從來了一位叫東洋老怪的拳師之後,杜水生拜了東洋老怪為師,學成一套據說是專打天下好漢的鐵鋼拳,手下又養了百八十個彪悍的打手,情況就起了變化。

老杜員外奈何不了兒子了,起初他還以為兒子是個敗家子呢,未料到子承父業、自他把大權交給兒子之後,家業非但沒有破敗,反而蒸蒸日上,一日好似一日。

小杜有個發財絕竅,就是廣娶有錢人家的女子為妻,條件是女方家裏必須出一筆不菲的嫁妝,價碼有他自定,錢少了還不幹呢!新娘子過門之後,三天之內可以不幹活,不勞動,第四天就要“自謀生計”、各顯神通了。

與其說是娶老婆,還不如說是找苦力呢!那些富家小姐此後便統統成了他的廉價傭人。小杜還常自詡:娶了老婆三天親,過了三天打斷筋。殺人是犯法,打人也不對,但是各朝各代沒有聽說過打死老婆也抵命的。附近的大戶人家知道他這一招陰險,不敢把女兒嫁他,小杜的觸角逐漸開始向遠處發展。

其實杜家屋裏拿實權的非是小杜,而是他的師父東洋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