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巧喻後悔莫及,氣病交加,致使其舊疾複發,臨死前大呼“王郎王郎本是豺狼,小女死後閻王那裏也要找你算帳”,隨即吐血不止含恨而歿。
王大為看妻子死了,裝模作樣地把她青樓院的姐妹們找來,而他自己則哭得死去活來,三天不思飲食,幾次還要去尋短見,都是被人死死勸住方才罷休。
王大為手頭這一筆錢財真是取之於婊子,最終還是用之於婊子了,王書貴見他的時候,他僅僅隻剩下了身上穿的那套衣服,明天的飯錢還沒著落哩!吉人自有天相,隻有沉到穀底才能反彈上天,他王大為以為出人頭地的機會到了!不幾天便又由王大為搖身一變成了太監爺爺趙小高。
趙小高雖然名字不雅,但畢竟也和一代名監秦始皇的大太監趙高有些牽連。太監鼻祖趙高老前輩曆經秦代三世四王,最後位列三公,坐上相國的寶座。更何況,他和老趙高不同的是,還留有男人的標致,時刻準備上戰場哩。老趙高如果知道他的後世當中有個太監叫趙小高的身上仍有男人的寶貴器物,準保會嫉妒得眼中冒血七竅生煙了。
趙小高下一步的打算就是名符其實,既然當提督了,就應該要手下有人、有兵、有權。
如今趙小高是皇封大員、官職在身的人,出入禁宮自然非比往日。他徑直去了一趟丞相家,跪求老太師,把自己的要求和打算向恩相訴說了一遍。王丞相覺得有理,答應第二天上朝時秉明皇上,以便讓他實至名歸,不再虛位以待。
小皇上聞聽王丞相上奏要讓那個新來的小太監趙小高走馬上任接管九門提督。正要答應說“準奏”時,突然左手的繩兒亂搖,他知道這是預先講好了的,左手搖是不準,右手搖的才是準呢!小皇上正拿不定主意時,突有尚書王小五出班啟奏道:
“陛下,九門提督乃是武職,趙小高不知功夫如何就要走馬上任,恐諸將不服,不如來日校場比武,讓他和各位將軍比試比試,如若真有本領,再去九門任職不遲。”
王小五想,大哥潘又安手下兵強將勇,別說一個趙小高,就是十個趙小高也利用這次機會給殺了。真是想死的不得活,自己尋上門來送死。
小皇上這幾天看狗打架,已無先頭那麼興致高昂,正想換個節目哩。王小五說罷母後那兒又沒有搖繩子,看樣子是允了的,於是就高聲宣道:“準奏!擇日令新任九門提督趙小高在皇家演兵場與眾將比武,以試高低。”
老賊王書貴想了想覺得茬口不對,小太監潘又安武功蓋世、威風八麵,那個如今叫趙小高的如何是他的對手?再說,不如……如此一想,遂成一本,啟前奏曰:
“陛下,既是比武,這也合情合理。但有一條,不能和朝中這些成名的將帥相比。這些人已經有官職在身,不須再用比武博取功名了。”
小皇上被這一說,沒了主意,發問道:“相父,既然如此,你以為那個趙小高應和誰比呀?莫非找幾個過馬路的比對?人家要是不願意呢?”
小皇上傻人說了幾句精采話,博得滿堂發笑。
王書貴臉紅耳赤,急中生智,咬咬牙道:“擺擂比武!”
“擺擂比武”,王書貴比誰都清楚,那也不是一樣好差使,天下英雄好漢不計其數。愣不丁從哪兒冒出個高手,三棒子把他精心鱗選的乘龍快婿給打死了,他找誰說話去?
小皇上急於想看熱鬧,也不管擺擂是什麼節目,隻要有戲可看就行,遂高聲宣道:
“眾位愛卿聽旨,三日後演武場九門提督趙小高設擂,以十日為限,如無人戰勝趙小高者,他便如期赴任,朝庭命官不可參預,也不準拉偏架,大家到時隻可去看個熱鬧,朕和太後、皇後、妃嬪娘娘們也去觀瞧觀瞧,欽此!”
皇上聖旨一下,如同鐵板上釘了釘子,任何人也違逆不得的,否則按抗旨不尊論處,腦袋上就出了問題。甚至還有可能連累家人,也到刑場上走一遭,試試劊子手的大刀片兒快不快?
王丞相本想把日期再修改一下,認為十日太久,湊和個三五日也就可以了,以免夜長夢多。誰知小皇上這次就這麼嘴快,還沒等他開口,人家那兒就已經下了聖旨,無奈何他也隻好和大家一道跪地接旨。
三日之後的清晨,卯時剛過不久,皇家演武場已是人山人海,正中主座上擺了三乘鑾駕,小皇上居中,左為太後,右為皇後,其餘是皇妃嬪妃答應常在昭儀婕妤容華等等,每人身後都有太監、宮女侍候端茶倒水、零嘴小吃點心一應俱全。再兩旁才是文武大臣,皇親國戚等。小太監潘又安不願擠在這夥人裏,自己在台下找了個座位,離比武之地就近,以便看得更清楚仔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