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番國尋親(2 / 2)

師父的信上這樣寫道:愛徒又安悉知:接密報,近日番國發生內亂,烏兒蘇丹及其兒女下落不明,閱後請速定。

小太監看罷書信,頓時如五雷轟頂,萬箭鑽心,幾欲昏倒在地。王小五看他臉色驟然變得難看,心知必是發生了什麼不測,急忙在旁問道:“哥哥何事煩憂,莫非是邊關出了大事?”

小太監苦笑笑,搖搖頭,說:“這是我的私事,看來我是不能回朝的了。我寫封信,麻煩兄弟親自交給太後,我的奏折當朝交於皇上就是了。我要去邊關走一趟,而且事不宜遲,馬上就要動身。”

胡三見說,插言道:“既是哥哥要去邊關,我也隨哥哥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朱林宗以下,華世雄、張發存、黃仁、肖天雷、賀老五、遲發唐等皆要跟隨他去。

小太監笑道:“你們都是立了功勳之人,入朝之後必有封賞,跟上我到處亂跑什麼?”

朱林宗伏地不起,磕頭說:“我不要什麼狗屁封賞,此生能跟在師父身後,心願足矣!”

華世雄也趴下磕頭說:“我也跟定大人,大人去哪兒,我就跟在那兒,不離左右的。”

眾將皆跪,小太監逐一扶起,誠懇地說:“咱們都是親兄弟,以後不許動轍就磕頭!既如此那就聽我安排,胡大人、王公公帶人進京麵聖,華世雄必須得回,這次回去皇上必有重用。咱們也不能隻顧在外闖蕩,內院空虛也是大忌,正好把老華派上個用場。同時我去番邦找人,一個人單槍匹馬也不行,就勞諸位兄弟跑一遭了,朱林宗、張發存、黃仁、賀老五、肖天雷、遲發唐隨我前去。”

華世雄本是個小人,但小人有時也能辦大事,看在誰的手下,看你如何使喚罷了。華世雄此去,福星高照,官運亨通,一步登天,此為後話,以後還要講到。

兩家分手,胡三、王小王、華世雄等執手與小太監灑淚而別。

小太監與朱林宗一行共是七人,拐了個彎兒,不去京城直往北地,七匹馬絕塵而去。不數日,小太監他們到了邊關,孟元帥親自迎出關外,小太監下馬要跪,當即被孟伯雄扶起說,笑道:

“按師徒你理應拜我,按官職我要拜你,索性就免了。”

小太監執意還要拜,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嘛!孟伯雄硬是不肯,兩人隻好免了這一套繁文縟節。小太監欲向師父詢問更詳細的情況,孟浪說:

“我也隻是聽從那邊跑過來的番兵介紹了一下簡單的事情經過,要知詳情,還是你自己去吧,而且事不宜遲,去晚了怕烏兒蘇丹有性命之憂。”

“是內亂還遭外番襲擊?”小太監急問。

“是內亂。”

“當時我一口氣殺了他們十員叛將,未料到禍根終究還是沒除盡。”

“你這回打算帶多少人手?我這裏人馬由你挑。”孟伯雄問。

“就我們七個足夠了,去多了沒用,目標太大。”

孟伯雄想了想,說:“也行,不過你們也要簡單的化妝化妝。”孟伯雄囑咐道。

“化妝什麼,滿口的漢話,一張嘴人家就聽出來了。”小太監笑道。

“兵器總該藏起來吧?”

小太監點點頭,說:“行,我聽師父的。”

七個人除張發存黃仁是短兵刃,其他圴是重武器,尤其是朱林宗的那兩柄陰陽錘,少說也在三五百斤上說話。小太監的長槍有一百二十斤,大家的加起來估計有一千斤上下。孟浪令木工打了個長木箱,把所有這些全裝進木箱裏,套一輛驢車拉上,大家仍舊騎馬,或者步行,裝扮成買賣人,進了番國。

茫茫大漠,天地相連,舉目望去,四處皆是無邊的草原。小太監不知此時他的烏兒蘇丹還在人世否,不禁仰天大叫一聲:烏兒蘇丹,你在哪兒?

小太監決定先到番邦的都城探探消息。番家的都城說是城未免有些言過其實,磚房土房極少,大多是鱗次櫛比、因地製宜隨意搭起來的帳篷,四周有一些圍欄,柵欄口上拴一條碩大無比的大犬,相貌異常凶猛,人若入內,先要經過狗的許可。

小太監他們不懂番語不識番文,見一座大帳房,貌似旅館模樣。小太監命朱林宗進去問一下,先找個地方住下再做商量。

小朱剛要進院,一條惡狗猛撲了過來。朱林宗飛起一腳,踢個正著,那狗負痛,嗷嗷怪叫著退回巢裏。

主人聞到狗吠,瘸著一條腿,出來一看就要發作。小太監猛見此人有些麵善,突然想起來這不是上次他進番時遇到的那個牧羊人嗎?不等那人開口,小太監緊上前一步,問道:

“大哥你不認識我了?”

牧羊人細細一瞅,驚訝道:“這不是狼群裏救過我的恩公嗎?快請屋裏坐,快請屋裏坐!”

這家院子很大,兩三座帳篷以外,柵欄以內全是空地,小太監的驢車馬匹等進了大院,也不顯得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