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丞相耍計謀(2 / 2)

小太監帶著他的二萬人馬晝行夜宿,一路狂奔,不日已見京城輪廓。潘又安下馬,命手下將士離城二十裏,就地安營下寨。佟家二將不解,問:

“大帥到了家門口不回家,這是為何?”

小太監笑道:“朝中出了大事,佟老將軍和皇太後生死不明,如我們倉促進城,糊裏糊塗被人拿下,老將軍和皇太後的冤情何人去辯?”

佟氏二將恍然大悟,點頭讚道:“大帥英明,末將領教了。”

小太監叮囑二將約束軍馬並將自己隨身所帶的重要物件一並交於二將,道:“二位將軍辛苦,現在我要獨回皇城,探聽虛實。如果無事我即刻出城迎接大軍入城,倘若是明日此時尚不得歸,必是有事,爾等隨即發兵圍定四麵城門,搖旗呐喊,擂鼓鳴金,聲勢越大越好,隻是不要輕易攻城,以免造成他人口實。指名道姓要我出麵方才罷休,否則我就沒命了,請二位將軍切記要領。”

佟家二將頜首抱拳道:“悉聽尊命,決無有失。”

小太監騎高頭大馬,率數十衛兵甲士,昂揚入城。

朱雀門外,張燈結彩,上書“凱旋門”三個大字。十裏長街,人山人海,歡迎的人群見是隻有一位俊俏的年輕小將後麵跟定三五十個隨從,甚是不解,紛紛把頭扭向後看,還以為大隊人馬尚拉後頭。瞅了半天不見一個人影上來,遂一齊犯開了嘀咕:

“不說是打了勝仗嗎?怎麼就剩下這麼幾個人手?莫非是……”

“別看那個帶兵的小將,騎在馬上人五人六的,其實是個缺少零件的太監,四體不全的。一個沒把的人也這麼囂張?”有人知道底細,在人群裏做起了小廣播。

“太監能領兵打仗?還是個毛孩子,這不是誤國誤民誤軍嗎?是哪個混賬王八蛋出的這餿主意?”人們紛紛開始叫罵起來。

“十萬人才回來了五十個,這也叫勝仗,還凱旋而歸呢?哄鬼去吧!”

小皇上乘龍輦鑾架率文武百官親自迎出午朝門外,小太監急忙下馬匍匐於地,高呼:

“吾皇萬歲,臣潘又安奉旨平寇,已將番虜拒於千裏之外。現奏凱班師回京,特來參見我主。”

小皇上慌忙出輦下地,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小太監,哥哥想死你了!”

兩人手挽著手,小皇上一隻手俯在小太監的肩上,倆人勾腰搭背,後麵眾大臣們見皇上步行,也隻好一齊下轎跟在身後,眾人回到朝中。小太監俯身又拜,小皇上揮揮手說:

“罷了,罷了,哪裏來那麼多的禮數,皇弟請平身吧。自你走後,母後也丟了,後宮朕都賴得回去了。除了吃飯,再沒事幹,豆豆吃多了胃疼,早就懶得再吃了。你來了就好,今晚就咱哥倆一塊兒睡。來呀,傳朕旨意,宏廣殿擺慶功宴……”

“且慢!”武將中走出新任兵部尚書文世昌,先跪下磕頭,然後起身啟奏道,“吾皇萬歲,陛下,如今戰事已平,潘將軍回朝理應先交出兵權。”

小皇上說:“準奏。”然後又扭頭對小太監說,“皇弟呀,你的兵權呢?先交給我吧!”

小太監出班又說:“兵馬距城二十裏安營紮寨,兵符帥印尚在佟氏二將軍處。”

“一派胡言!”說話的是老臣王書貴,王丞相也不下跪磕頭,皇上那兒看都不看一眼。大咧咧地直接走到小太監麵前,指著他的鼻子罵道,“兵馬既已勝利班師,將士急於回家看望父母弟兄妻兒老小,你卻擅自讓他們安營荒野。幾萬年輕人彙聚一起,你敢保證他們不鬧事?倘若引發兵變,你吃罪得起嗎?還有,你分明是蔑視朝綱,不把皇上放在眼裏的。吾皇親授你的兵符帥印是何樣物品?須臾不可離身的,你卻將如此重要的東西放於他人手中,如果二人心懷叵測,揣不臣之心,舉兵叛亂,將是什麼後果?依你之罪,殺你十次都難逃其咎。你還有臉到皇上這兒討吃慶功宴?另外,據報有人說你不通過朝庭議決就私定了戎邊之人。你想過沒有,邊關大將,乃是經過朝議,皇上親定,你一個去了勢的小太監,竟敢私自做主,任用一介不入流的武夫當此重任。你這不是拿皇上對你的信任做兒戲,拿江山社稷開玩笑嗎?”

小太監此時不是懼怕,而是不禁不對師父孟浪孟伯雄臨行前的囑托暗暗佩服稱道,如果倉促帶兵進城,被人家褫奪去兵權,瞬間人頭落地,此時的腦袋瓜兒在哪兒說話都無從知曉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