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眼前皇後一家的勢力已經抬頭,她如不及早采取防範措施,到時必有大禍臨頭。兒子靠不住,唯一的希望就是這個假太監。這樣想罷,太後換了口氣說:
“兒啊,你皇兄是什麼樣子你也看到了。如今咱母子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如要東窗事發,你我的性命都難保,你還哪裏去找媳婦?”
“我不信!母後是太後,是皇上的生母,誰敢找您的不是?”小太監有些不以為然。
“你淨身沒做利落的事萬一傳出去,別說你,母後的頭都保不住!誰來保你?你知道嗎,這是犯了天條的事,欺君之罪滅九族的。這幾年你在宮裏長了很多見識,也讀了不少書了,這點道理還不懂?真讓母後寒心。”
小太監這才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一骨碌翻身爬起來,說:“母後,您要兒咋辦?兒如今已練成了滿身的武功,誰毛長,兒先殺了他!”
“兒啊,先不忙殺人。我的意思是說在別人殺你之前,先把自己手中的刀磨快。懂嗎,安兒?”
小太監搖了搖頭。
“母後讓你皇兄給你任命個官職,你先去朝中做官,做大官!”
“母後讓我去做官?”
皇太後使勁點了點頭。
朝堂之上,眾大臣議事。皇上陛下金口一開,玉言便出,照貓畫虎道:
“眾位愛卿,有朕的小弟潘又安,大家是知道的,小王爺的幹活。他一直在母後身邊做事,跑前忙後,把母後侍候得舒舒服服,其功不小。現朕奉母命,引薦於大家,想在朝中謀個差使,不知哪位卿家說話,看哪裏有閑職,官不論大小,分他個事做做?太後高興,朕也卸了擔子,不然回宮之後老娘們跟前不好交差。”
這本是太後娘娘事前教好的台詞,小皇上背誦了幾個時辰尚有多處紕漏,倘若是現編現演,還不知會是什麼結果呢?
文臣武將,百十人等,均麵麵相覷,心想一個沒把的閹人隻在後宮侍候娘兒們也就是了,出來做事豈不讓人恥笑我天朝沒人了!但是懾於太後神威,皇上又是這樣語言,因此大家都不作聲,看小皇上自己有何妙招,莫不成還要硬塞到哪個部門不成?如今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國庫裏空虛,哪有閑錢養閑人?
小皇上等了一會,不見有人說話,剛想說:“有事啟奏,無事散朝”,昨晚因默記母後授於的台詞,耽誤了功夫,夜裏在皇後娘娘處又多吃了幾顆豆豆,荒了睡眠,這陣正發困呢!巴不得早說散朝,好回內宮喝茶歇息遊樂。
母後如是要問,他就推給這些***大臣,事到臨頭耍滑頭,個個瞪眼不開口,他總不能撬開人家的嘴吧!他雖是也喜歡這個兄弟,但由於倆人都是母後的兒子,有時怕他有一天當了二皇上,他說話就不怎麼靈了。
因此他也不想讓這個小太監出來在朝中做事。奈何母後發話,他不得不聽的。眾臣不做聲,正合了他的心意。皇上的一個“有”字尚未出口,忽聽報事的黃門太監急匆匆跑進朝堂亮著鴨聲高叫道:
“急報,邊關八百裏加急公文!”
“念!”皇上說的這個字,都是固有模式,一般不會出錯的。
執事太監接過公文揑著嗓子郎聲念道:“邊關事急,有敵來犯,懇請陛下速發救兵!”
“誰去?”皇上問。
眾臣無語。剛才是麵麵相覷,這次是低下頭去,生怕皇上看到自己的麵孔點到自己的名字。
“媽的,”皇上罵道,“老子養你們白吃飯呀!”
皇上說罷又覺用詞不妥,急忙糾正說:“剛才那句,媽的後麵是朕,不是老子。”
朝堂一片嗡動,有人想笑,又怕發出聲來,急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正當此時,有兵部尚書出班奏曰:“吾皇萬歲,臣聞小王爺潘又安文韜武略,不同凡響。適才皇上給他找活幹,依老臣愚見,不如就派他前去討賊,必獲全勝。”
佟老將軍不是傻瓜,又豈能拿國家大事開得玩笑的?隻因前次女兒懷孕歸家,他好生氣惱,盤算來盤算去,定是宮中出了假太監,而此人必是碧玉的貼身小太監無疑。將來如不慎傳出,他佟老將軍一世英名掃地,祖宗先人顏麵何在?
不如乘機借番刀殺內賊,派這個乳臭未幹的假太監出戰沙場,活著回來是他命大,如若戰死,倒也落個幹淨。如其不然到那時他再攜二子掛帥,領兵出陣,滅了番寇。建了此等大功,保得社稷平安,贏得滿堂喝彩,無形中也是支持了女兒,皇太後在後宮的地位更加固若金湯了。
小皇上口幹舌燥,急著回宮休息,聽老國丈發話說派小兄弟領兵出陣,頓時大喜,一是了卻了一樁心事,二是母後那邊也有了交待。小弟的差使好不好是她老爹的主意,他雖是皇上,也不能駁了姥爺的麵子。一箭中了雙雕,一隻扣逮倆兔子,這樣的好事哪裏去尋?如此一想,便發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