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打屁股
畔畔特別喜歡交朋友,這讓我們很放心,因為我們相信喜歡交朋友的孩子至少不會是心理孤獨的孩子,也就不會有什麼自閉傾向,對於將來的人際交往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小朋友在一起玩,這是我們一直鼓勵的。也非常樂意讓他把小朋友請到家裏來做客,一起玩耍。
有一天,畔畔請了三個好朋友來家裏玩,一會兒過家家,一會兒玩玩具,笑聲不斷。看著他們那麼開心,我在一旁準備晚餐都特別有興致。
要留幾個寶貝一起吃飯,可他們都說要回家了,在一個小區裏也比較方便,於是就送他們回去了。畔畔自己也將玩具歸整到收納箱中,然後等他爸爸回來就開始就餐了。
晚飯後,我習慣性地再看看畔畔收拾的玩具,看有沒有落下的,突然發現一個小車的車輪子不知去向了,便將畔畔喊到房間裏來,“畔畔,這車子怎麼壞了啊?”
畔畔低著頭,不敢看我,支支吾吾地說:“媽媽,我,我不知道!”
看他的表情和語氣,我清楚他肯定知道,“是哪個小朋友弄壞的嗎?”
畔畔依然不看我,沒有回答,我又問了一遍,“可以告訴媽媽,是怎麼回事嗎?”
畔畔低低地說:“是雷雷,是雷雷弄壞的!不關我的事!”我並沒有問畔畔是不是他弄壞的,可他卻急於說與自己無關,很明顯畔畔在說謊。
我走過去,把房門關上。“畔畔,媽媽並不一定要處罰弄壞東西的小朋友,隻要以後小心就可以。還記得咱們的一條家規嗎?不論是誰,任何時候都不許撒謊,否則就要打手心,還記得嗎?”
“媽媽,我記得!”畔畔輕輕地伸出一隻小手。
“畔畔,你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不過,既然這是規定,那麼媽媽就要執行這樣的規定,對你進行小小的懲罰,可以嗎?”
“恩,媽媽,打我的小手吧!”畔畔看著我的眼睛。
我用我的手輕輕打了一下畔畔的手心。
“反麵教材”
接畔畔回家,是我一天中相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份快樂的工作。每當和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時,他都會和我說說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沒有遇到開心或不愉快的事情。而我也會簡單地說說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麼。在這樣開心的對話中,一天工作的疲勞也消失了。
今天剛接畔畔走到樓下,看見言言站著,一動不動,臉上掛滿了淚珠。言言五歲多了,是方姐的寶貝兒子,比較調皮,父母都拿他沒辦法。有時言言犯了錯,無論是動嘴或動手教育,似乎都對言言無效,父母氣不過,就會讓言言罰站。
“言言,怎麼了!”我不知道言言是不是又被父母罰站了。
言言不說話,也不抬頭看我,還是默默地站在那裏,默默流淚。
這時,言言的爸爸走了下來,“你還沒站夠,讓你上去了,你還偏要站在那,脾氣真夠倔的!”他的爸爸邊說,邊要拉他上樓,還一邊對我說,“你看這孩子,讓他站一會兒,懲罰一下,還跟我扛上了,不肯再回家,還要我下來請他回去!”他一臉無奈。
我看著父子倆上樓,心裏不是滋味,想想言言憂傷的表情,再看看畔畔,他似乎也被這場景嚇到了。“媽媽,我不想被罰站!”畔畔怯生生地告訴我。
“畔畔,放心,媽媽不會的,如果畔畔真的錯了,咱們就打一下小手,好嗎?”我蹲下來安慰畔畔。
“恩!”畔畔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
我知道孩子有著很強的叛逆心理,他們究竟會如何看待家長給予他們的懲罰呢?小小的他們會有正確的理解嗎?是屈服或反抗,或在心裏完全將懲罰扭曲呢?
“榜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