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有四,雖說蔡文姬占據一個四大貴人之一,已經是煊赫至極的冊封,但是比起母儀天下的皇後還是差了太多。
劉辯麾下又有世家黨與寒門黨的明爭暗鬥,一個皇後的份量相當於占據了三公中的兩個紫的耀眼官帽子,甚至比得上三個。
枕邊風三字可不是說說而已,大漢皇後曆來又占據了極大的民心民意,以黃琬郭圖為首的世家黨不免萌生了更換皇後的念頭。
一來蔡文姬先一步有了皇室血脈名正言順,二來文壇宗主蔡邕的威望何等的一言既出皇帝都難追,世家出身的蔡文姬又是當世的小蔡先生,於情於理都應當是小蔡先生入主後宮。
蔡邕卻出奇的沒有表明態度,但以這位文壇宗主的身份地位,不表態就是最大的支持,黃琬郭圖等人自有無數文章可做,以至於黃琬郭圖等人也不遮遮掩掩了,直接多次在公開場合開誠布公的談論皇後母儀天下一事,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唐婉兒出身市井,蔡文姬出身書香門第,還是超拔俗流大漢王朝數得上前三的詩書傳家世家,父親蔡邕無需多言那是當世文壇執牛耳者之一。
蔡文姬本身又是大漢八絕之一,身世、樣貌、才學、品行樣樣別說超過唐婉兒了,就是整個天下也找不出媲美蔡文姬的第二個人。
蔡文姬入主後宮似乎已經成了理所當然,就連寒門黨中仰慕傾慕蔡文姬的,比比皆是,粗鄙的武將也覺得天下再也沒有比小蔡先生更為合適的了。
向來不參與黨爭的武將們,這次偏偏出奇的達成了一種共識,手書了一篇篇又是畫圖又是歪歪扭扭的諫言書,懇請陛下不要更換皇後,倒是胡車兒手書的諫言書字跡清晰工工整整,不過一看就是找人捉刀代筆。
太史慈甘寧兀突骨胡車兒這些嫡係武將上書也就罷了,畢竟受過王老劍尊的恩惠,詭異的是,張繡華雄這些個西涼派係武將,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上書,著實把劉辯驚到了。
事後是程昱提及了一件事,劉辯才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唯有苦笑和歎息。
“難怪當初實在想不通以大父的心性和武道修為,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成為戲誌才的棋子,難怪大父這麼放心婉兒的一定成為皇後,一切都因為那場千劍宗師。”
“這也是大父不殺那些擋路的武夫,反而幫助他們提高境界解決武道難題的最大原因。”
趙雲、典韋、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淵、夏侯惇……
默念這些名字的劉辯,悚然一驚:“婉兒妹妹,大父留給你的這份苦心當真是大的沒邊了。”
“別說一個蔡邕了,就是鄭玄何休三人加一起,也不行。”
世間武學宗師,天下武夫半師。